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注音自学生字读音,检查识字情况,对读不准字音的学生要指导。学完课文,再一次集中读字音,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把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 2?写字教学。 导:上部是“巳”不是“己”。 引:左右两部分要摆匀称。笔顺是:引。 敲: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 派:右边容易写错,笔顺是:。 (三)词句教学 理解“引路、附近、当地、谈天、往常”,可让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果然、惊讶、向导”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 第三段的三句话从字面看并不难,实际上不大好理解,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列宁的思维过程。可采用连续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找到养蜂人的。如问: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这样一步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列宁找养蜂人,是边观察边思考,从分析中得到启示,最后找到了养蜂人的。使学生懂得只有会观察,善思考,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引路附近当地谈天往常 派人惊讶敲门向导莫斯科 (四)朗读指导 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如第三自然段在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应指导好朗读,读出语气,表现列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养蜂人见到列宁时说的话,要指导学生读出热情而惊讶的语气。列宁的话则要读出幽默、风趣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3题的练习,是通过画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想象力。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出列宁去找养蜂人走的路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上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也可以同桌合作作画,画完后小组交流,再选好的在全班展示并介绍。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题导入。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己出声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读准,练习把句子读通顺。(练读两三遍)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 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好两个问题,一是列宁找养蜂人时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和小房子各在什么位置;二是列宁怎样观察、分析和推理的。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自学要求: ①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②想象一下列宁的住处、路边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位置。 (2)理解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一句,想这句讲了什么?这句讲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交待出花丛、蜜蜂。 ②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列宁又发现什么?他是怎么思考的?组织学生讨论。 ③根据学生的讨论概括填空: 列宁发现花丛里有。 列宁想:蜜蜂采了蜜要飞回。 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宁只要朝蜜蜂飞行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 ④根据自己画的图,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最好能说出列宁心里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读出对列宁非凡的观察力和思考推断力的赞扬。 4?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①自己练读,读出养蜂人惊讶和列宁的幽默、风趣。 ②分角色读。去掉叙述语同桌分角色读。 (四)谈一谈学习了《蜜蜂引路》一课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识字、写字教学。 (六)读写词语。 [2004-06-19]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