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五年制第六册)是著名作家巴金回忆母亲养蚕的一篇文章。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母亲养蚕,然而为何题目用《春蚕》,而不用与内容正好相符的《养蚕》或《母亲》呢?笔者认为:题目《春蚕》蕴含了作者的特殊用意,恰恰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春蚕,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人常用春蚕比喻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人物。如:比喻教师像春蚕、像蜡烛。春蚕已被人们公认为奉献的化身!文章中的母亲为了儿女心甘情愿吃苦受累,她不正像“到死丝方尽”的春蚕吗?作者用《春蚕》做题目,一语双关,是借春蚕喻母亲、赞母亲,正是作者的写作愿望和高超艺术成就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