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诗的教学之中,为让学生领会诗中对景的描写之巧妙,我首先出示一副挂图(这副图书中也有),让学生观察挂图看看图中都有哪些景物,学生纷纷踊跃举手,“树、船、水、月亮……”学生不断回答,我也一一板书在了黑板之上。这时,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图上画的不是月亮而是太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围绕这个问题在下面争论起来。我意识到这是一次有价值的争论,便开始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诗中明明写着‘日暮客愁新’,‘日暮’就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图上是太阳”,一名学生说。接着,又一学生补充道:“下面书上的注释中,也特别对‘日暮’进行了解释,我也同意他的意见。”话音刚落,又有许多只手高高举起。“我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诗中最后不还写着‘江清月近人’吗,从其中‘月’字不正说明是月亮吗?”大家各持己见,这时一位平时很善于思考、表达的学生举手了,我很想听听他的意见,就让他也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全诗中一句‘日暮客愁新’和一句‘江清月近人’中都指明了‘日’和‘月’,说明了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的时间跨度较长,也就是从傍晚太阳下山到月亮升起来的这段时间,一般的日落太阳余辉都会映红天空,有晚霞,而图上没有,所以我认为应该是月亮。”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显然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
接下来,在对“江清月近人”一句进行学习时,一名学生提出:“‘月’字在这里是指月亮吗?还是指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争论再次产生。赞同这里指的是月亮的学生认为,整首诗中,月亮作为一个景物,在这里理所当然应该是月亮。而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认为,诗中的“江清”正是暗指这里是月亮的倒影,正因为“江清”,月亮的倒影才会清晰、明亮,也正因为是倒影才能离作者非常近。学生能学得这么仔细,我非常高兴。我觉得,要弄清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领会这个“近”字的真实含义。作者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感觉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就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作者,所以作者感觉非常之近。可见,“近”字在这里是作者的感觉很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升华了学生对诗的理解。
在这两处争论之中,我认为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在课堂上,我也很淡化争论的结果。但在争论之中学生能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分析、争论、感悟,从而加深了对诗的认识,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在全国进行,新的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即认为“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应有的独特体验和充满个性的认识和发展,”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两处争论,单纯从争论的焦点来看似乎与整首诗的理解、感悟关系不大,但其引申出来的一系列争论,都是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综合全诗的结果,由这两处争论切入到对全诗更深入的理解,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思维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我想,不放过课堂中的每一处细小疑点,引导学生探究,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
真希望这样的争论能经常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