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创新是一套教材的生命。事实证明,只有敢于否定自己,善于超越自己,教材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也不能因为创新而忘记了务实的态度,只求形式的活不求内容的实。从一、二年级教科书中,我们已能看出这个特点,作为中年级第一本教科书的三年级上册,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呢?笔者在初步阅读这一册教科书之后,感到该教材在求实与创新方面的特点更加鲜明:实,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新,推陈出新,耳目一新。
一、求实
1.在语言积累上求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义。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加强积累的思想。比如:在课后练习中通过朗读背诵,加强段落、篇章的积累,通过读读抄抄加强词、句、段的积累,在语文园地中通过“读读背背”加强古诗、谚语、成语等传统语言文化的积累,在教材后面通过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
2.在技能训练上求实。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传统特色;在重视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他们没有丢弃自己既有的优势,而是更加注重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继续加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从本册教材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
在训练点的安排上,教材把课程标准关于词句训练、读写训练等方面的要求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中。比如,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目标中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教材在课文中通过“吐泡泡”落实这一训练,如:“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陶罐和铁罐》)
又如,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明确了学习略读的任务和要求。从本册教材开始,课文就从阅读方法角度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略读课文在训练安排上也紧紧围绕“粗知文章大意”进行设计。
3.在内容安排上求实。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本册教材的文中学习提示和文后思考练习,都力求突出重点,便于举一反三;“资料袋”“宽带网”等都力求精要、有趣、富有启发性;“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都力求典型、实用;导语、连接语、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提示语,都力求抓住要点,言简意明,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整套教材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每个部分、每个栏目、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推敲,既简洁明了,实实在在,又给师生留有余地。
4.在文化传承上求实。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册教材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同时,也处处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教材不但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古诗、成语故事、谚语、俗语、三字经、对子、春联、生肖邮票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专门安排了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的一组教材。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必然会受到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创新
1.在课文选材上创新。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的整体质量。更新课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新教材的热切期望。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大幅度更新课文。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比如,反映儿童生活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反映名人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反映思想方法的《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反映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等等。这些新课文,不但语言规范,而且题材广泛,内涵丰富,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打动和美的熏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凭借。
2.在组元方式上创新。
低年级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围绕专题组织内容,还体现了课程标准“加强整合” 的思想。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在加强整合上又有不少创新。比如,每组的导语不但点明专题、激发兴趣,而且提示学法、布置任务,加强了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使导语既概括了全组的教材内容,又统领了全组的学习活动。在训练安排上,也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第四组的观察训练,既在导语中点明,在课文中渗透,又在课后思考题和口语交际、习作中进行系列训练;又如,综合性学习活动,从提出活动内容,到提示学习方法,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机结合,相互呼应,便于落实。
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编排方面,更是独具特色。教材采用“捆绑” 的方式,用一段连接语把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连接在一起,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迁移的功能。
3.在呈现方式上创新。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在与前几册教材保持一定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还体现了灵活性和多样性。既保留了原有的一些栏目设置和呈现方式,又开辟了新的栏目,创造了新的呈现方式;保留的栏目中,有的栏目调整了内容或增加了功能。比如,单元导语比前几册的导语内容更丰富,功能也有所增加;“我的发现”也从以前的单纯发现汉字的特点和识字方法,扩展到发现词语的特点、标点符号的用法等。
历来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几个字简单呈现的朗读背诵训练,在本册教材中变得多样、灵活而富有个性,不但明确了训练任务,而且点明了训练重点,有的还指出了训练方法。比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们的民族小学》)“我要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金色的草地》)“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爬天都峰》)
通过“吐泡泡”提示要求、引导感悟、启发思考,这是低年级教材的创新设计。本册教材进一步提升了“泡泡” 的功能,在揭示训练重点、提示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比如:“李四光真会提问题!”(《奇怪的大石头》)“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秋天的雨》)“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赵州桥》)
本册教材在版式设计、图标设计、插图设计等方面也颇有新意。比如,配合单元导语所作的插图,紧扣专题内容进行设计,与导语融为一体,非常具有启发性,突出了插图引导学习的功能。
4.在学习方式上创新。
按照我国新一轮课改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应该既是教师的教本,又是学生的学本。低年级教材在体现“学本”思想方面已经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受到师生的普遍赞赏。到了中年级,是否又板起面孔,以布置、要求的口气,居高临下地提问题、提要求呢?本册教材没有这样做,而是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激励、诱导的语气,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为建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师生交往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凭借。如:“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我们的民族小学》)“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盘古开天地》)
为了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教材进行了许多创新的设计。比如,《风筝》一课在文中通过“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 这个提示,启发学生养成查词典的习惯,培养学生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能力。又如,教材在课后思考题中,广泛采用了交流、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再如,教材在文中提示、文后练习和语文园地“我的发现”等栏目中,都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前几册教材结合口语交际渗透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从本册开始,教材明确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并在两个单元中,以综合性学习为线索进行编排设计。
本册教材在导学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的引导向课外延伸。导学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外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启发引导,颇有新意。
5.在学习领域上创新。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特别是与儿童生活的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追求。本册教材在体现开放性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比如,结合中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新要求,教材注意到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提示。“资料袋”“宽带网”“趣味语文”等本身就具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功能,综合性学习在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 中,学习伙伴说“这是我最近读的课外书”,目的也正是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提示和鼓励。
从本册教材开始,写作教学也从“写话”阶段正式进入“习作” 阶段。这在学习内容和要求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根据以往教材编写和教学的经验,如果一开始要求太高,坡度太陡,很容易挫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造成学生习作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本册教材按照新课标的思想和目标要求,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不受文体和篇章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敢于表达。
另一方面,本册教材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丰富人生体验,把习作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比如,第一组写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组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三组写观察日记,第五组写自己去过的地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开放性不能离开学科的特点。本册教材在拓展学习内容,引导关注生活的同时,注意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语文能力训练,强化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