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小蓝裙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读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小的改变开始的,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
教材简析
一条小蓝裙就引起了一条街道的变化,这多么让人惊奇啊!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老师送了一条漂亮的小蓝裙给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穿上后,妈妈发现了脏兮兮的小姑娘与漂亮干净的小蓝裙不协调,于是就把小姑娘梳洗干净,打扮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公主”。可漂亮的“小公主”应该住在漂亮整洁的“皇宫”里,怎能住在乱糟糟的家里呢?于是,妈妈和小姑娘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爸爸回家看到家里这么漂亮,就开始整理庭院,粉刷墙面。三天后,一栋整洁亮丽的房屋出现在街道上。邻居们看到了小姑娘家漂亮的房屋,于是纷纷把自己的家收拾干净,打扮漂亮。最后整条街道都整齐清洁了。是的,我们生活中的事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往往无力改变环境,但可以用一点巧心,通过改变自身来影响别人,让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美好;我们每个人要想取得一个大的进步,首先从改掉自身的一个小小的缺点开始……这个故事虽短,其中的寓意却无穷。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指导学生借助旁批,了解故事的线索,即由小蓝裙引发出的一系列从“不协调”到“协调”的地方,最后改变了一条街的状况。这篇文章蕴含的意义在于:改变往往是从小的地方开始,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引导学生借助旁批自己读懂课文。
*由老师“亲自”做的礼物是很吸引人的。
*旁批引导了解第一段中的悬念到这里已有结果。
*鼓励学生在空白处自主批读。
*引导思考:这为什么不对劲?
*“协调”这个词可以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协调:配合得适当。
*“哇,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要指导学生读出妈妈的惊喜与对女儿的赞美,为后面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作好铺垫。
*旁批引导思考小蓝裙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旁批引导思考小蓝裙带来的又一个变化。
*这篇课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不对劲”“不协调”的地方展开思考:漂亮的小蓝裙与脏兮兮的小姑娘“不协调”,漂亮的小姑娘与脏兮兮的家里“不协调”,焕然一新的家里与屋外“不协调”,整洁亮丽的房屋与街道的“不对劲”。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环节来理解课文内容。
*旁批引导思考小蓝裙带来的进一步变化。
*旁批引导思考小蓝裙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生在学了课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悟出一个道理: 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微小的改变开始;
人们只要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美,就能创造美。
教学设计参考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 (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整课题,生齐读。
2. 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注意“俩”的读音。
2. 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提问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2.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 师生共同探讨:小蓝裙一共带来了几次变化?
4. 分别读一读写这几次变化的内容。
5. 教师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同认识: 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本身就是美的了。
6. 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1)指导学生抓住三个“不协调”和三个“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互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刘佳茗 董晓宇 周畅)
参考资料
★关于类似的小故事参见系列丛书“小故事中的大智慧”——《心里的锁》、《鞋里的沙》、《虚掩的门》、《上帝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