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中国文学的广袤天穹中有一颗最璀璨的星,那无疑是诗歌。而它又与一个朝代相连,那就是“唐朝”。有人说唐朝诗歌为什么繁盛,因为诗人们所擅于表现的旷远意境和情感,形成了特有的“情境诗歌”。有些诗歌甚至不言一“情”,却能够从表现的意境中处处体现诗人强烈的离情别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算作这一类的典型。
秦少游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有谁愿意忍受沉甸甸的思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最后落个人比黄花瘦?多情自古伤离别,这两个字一直是个伤感的话题。李白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情,在这里被演绎成一个文人间的动人“情”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觉得语言文字的文学性以及内涵可能更甚于工具性。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成为自身认识、情感的展示?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学科教学的始终。
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性在哪?得出的结论是,语文教师应该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加有感情,甚至不仅仅是感情,而要有激情,要能够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浓浓的“情味”。
基于这些思考以及实践,我将结合《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从情美、心美以及人美三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深入文本,捕捉情美。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从而使读者在读文中获得对诗句内涵、意境的深刻感悟。文章紧扣“送别”展开,将“情”贯穿于遣词用句之中。
1、词句之情。
文章景色优美怡人,感情充沛。而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词句和场景展现的“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我出示词语“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并结合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每个词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和画面,只有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用心地去想一想,才能看到一幅幅别样的风景。所以在这里我由描绘景色的词语入手,渐入文本。让学生美美读词,初入情感,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每个词的背后都有他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多情自古伤离别”就在这美丽而又伤感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此时此刻,面对这醉人美景,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有心欣赏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课件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此,通过学生找出的两个“一会儿”,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面对如此美景李白和孟浩然却无心欣赏,即他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学生快速从文中找出表现他们此刻心情的词。(依依惜别)并将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读它。
在文中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的非常含蓄。正是他们这种悄无声息,将离情别绪深藏于心底的举动,更可见感情之深厚。
在这里我通过指读、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力求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流露出的两位诗人深深地情谊。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抓关键词句,让学生读词句,谈理解,谈感受,引导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的学生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自然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由此渐入“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整个设计我遵循从整体入手的理念,紧扣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和中心情感“依依惜别”而展开。
2、对白之情。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人物对话往往直接反映人物的真情实感,表现人物的特点。《黄鹤楼送别》中李孟二人的对白堪为“言为心声”之极佳表现。
(1)李白的话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难以抑制,千言万语涌上了的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请学生自己轻声读读李白的话,边读边想,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读完后抓住关键词谈谈这段话给你的感受。
当学生谈到“兄长和老师”时我相机进行了补充:当时孟浩然早已诗名远扬。李白比孟浩然小,结束江南之游后特来拜访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是兄长和老师。在此表现出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崇敬之情。
当谈到“人品令人敬仰”时,我请学生回忆了李白的《赠孟浩然》。通过李白对孟浩然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爵车马,有了成就后又归隐山林与青松白云相伴的高洁品质的高度赞誉,使学生了解到孟浩然究竟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的地方,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还有学生谈到了“诗篇誉满天下”。对于誉满天下一词,我通过让学生说一首他们知道的孟浩然的诗来进行理解。学生基本上说的都是《春晓》,并且进行了熟练的背诵。我相机肯定了《春晓》的确是妇孺让皆知的一首诗,用“妇孺皆知”替换“誉满天下”,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誉满天下”的意思,更由此凸显孟浩然在诗篇上的成就。由此推及李白对他的敬仰、崇敬的感情。
李白的话中除了表现出对孟浩然的敬仰,更有着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还没分别李白就惦念重逢。足见对于这次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呀!志同道合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哪位同学来读读李白的话,读出李白的敬仰与依依惜别!
此时此刻,学生已经由前面环节的积淀,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加之文章语句本身不着痕迹的感情渲染,能够读出和感受出李白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解到李白举起的酒杯中不仅仅是酒,更是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和敬仰。这种升华了的情感体验来源于文章本身语言描写的魅力。
(2)孟浩然的话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相见时难别亦难,孟浩然此时将自己的眷恋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反而好言宽慰李白。他是怎样宽慰李白的的?请学生自由读孟浩然的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能读出什么?
通过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出孟浩然忍住离愁宽慰李白,不愧为兄长、老师。请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安慰安慰李白。
这段对白中李孟二人一个满怀仰慕,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意深长。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情感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将自己的语言和文中人物的语言结合起来,并融合自己的情感,和人物,和文章产生共鸣。
3、画面之情。
课文里的插图是一个丰富的文本资源。《黄鹤楼送别》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长江烟波浩淼,红艳艳的桃花,情意绵绵的杨柳,在天空盘旋的点点海鸥,李白站在江边极目远眺滚滚的江水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画面上有景,有人。看着画面,想着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定是离愁在翻滚,满心的失落从那伫立的身影清晰可见。我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后思考:在这伤感的烟花三月这些景物会充斥着怎样的感情呢?李白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图画中的景物本没有情,但学生是有情人。想象更是能让他们赋予图画以灵性,以情感。让学生围绕画面想象,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特定氛围,完成由视觉到情感体验的转化。
二、积淀情感,心灵碰撞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课堂情感教学,让情感教学充满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1、借助配乐,创设情境。
“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也变为了可能。”每一首音乐都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创设场景和氛围,有助于使学生贴近文本。
《黄鹤楼送别》发生的时间离学生太过遥远,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那种由敬仰生发出的深厚感情。即使孩子的心灵蕴藏有丰富的矿藏,但他们也不可能凭空发现和挖掘,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
在让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李白伫立江边,久久凝视浩浩荡荡的江水,从那孤独的身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和前面的情感积淀,我引导学生想李白所想,思李白所思,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主人公的距离,使得学生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对话,和人物的灵魂产生对话,学生伤感的情怀自然迸发,主人公的形象也会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鲜活。
当《长亭送别》的配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仿佛从乐曲中听出了浓浓的不舍。他们看着美妙的画面,想象着浓浓的惜别的话语,诉说着自己的感受。此时画面不再只是单纯的美丽,它被染上了满满的伤感,学生的感情难掩激荡。他们伴随着音乐,感受着这场千古诵读。
2、彰显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作为“导演”的教师的情感便至关重要。
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情感充沛。因为它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却流露出两位诗人深深地情谊。”“志同道合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孟浩然他得走了。人有情,景也通情,你看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诵读。如果你登上黄鹤楼,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两个人——会想起一首诗——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吟诵——”
在范读李白的话时,我特别注意前两句是表达敬仰之情,语气要高昂些。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语气要低沉些。通过声调的高低起伏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只有教师的言语表达充满情感色彩,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
3、发挥想象的情感功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
《黄鹤楼送别》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成了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给读着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活动中,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空白”,通过联想,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
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李白望着滔滔的江水,望着一叶孤帆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的尽头,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轻轻地诵读,用心体会,李白那孤寂而伤感的背影清晰可见,那满心的离愁和伤感涌上了学生的心头。“他会想,孟兄啊,只希望您一路平安,在异乡照顾好自己,千万别生病,否则我在这里怎么能心安呢?”“孟夫子,您走了,只愿我们的友谊能像桃花潭的水那样深,只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我在这里等待着我们再次相逢的日子,到那时,我们再举杯畅饮,开怀作诗。”学生通过想象衍生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本,和诗人产生了共鸣。
在教学中我还通过角色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李白和孟浩然的内心。“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近古近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三、情感激励,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其形成原因。”可见,新课标非常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天性爱表扬,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激起兴趣,增强自信,诱发倾吐的欲望。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会经常性的向学生投去赞赏的目光,如一位同学在描述画面景色的时候语言非常优美,并用了一系列描绘春天的成语。我对他大加赞叹,夸他是“春的使者”;当提到《赠孟浩然》这首课外拓展诗时,一位学生熟练地背了出来,我赞赏他积累的丰富。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还经常频频点头,表示我也有同感,不时为学生的回答以及丰富的想象叫好,称他们是李白的知音。
教师鼓励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赏识性的评价语言,是不可低估的“动力资源”,是一种“强化剂”,可以把学生引向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学生的人格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学会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通过充满活力,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堂提升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