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之十

[db:作者]  2022-02-18 00:00:00  零零社区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小调查,古诗和一般的课文相比更喜欢哪个?原因是什么?(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古诗言简意赅,不错。但就是在这么短小的篇幅里却字字珠玑,大家在学古诗词时不要轻易放过任何简单的字眼,把诗词读深、读透、并且读长。
   2、古诗——唐诗——李白——《赠汪伦》,生齐声背。边背边想: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
    总结:在古代因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面。所以在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写的另外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深入诗题,解读大意
   1、汪伦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李白,通过预习加上诗题的提示作用,告诉我在这首诗中又是谁送走了谁?(板书:李白送孟浩然)
    师点明预习的重要性,生试读诗题。师讲明古诗对停顿讲究,要求停顿正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齐读并个性解读诗题。
    师:读了这么多遍诗题,再仔细对比几首送别诗的题目《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送别诗的诗名往往会将送别的地点,送别的对象,还有送别对象的去处融入其中,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生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2、头脑风暴。诗题也就是古诗的“诗眼”。读懂了诗题,也就把整首古诗读懂了一半。了不起!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师:问题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呢?
  三、细读诗歌,体悟诗情。
   1、强调读的重要性。学生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争取把它读通顺。
    生阅读,师检查反馈,生齐读。
   2、师要求生读通——读懂,边读边解决问题。并强调批注的作用。
    生自由读诗,讨论,交流。
    理解故人:有诗为证(屏幕出示)讲述他俩相识相知的经过。并说明借助注释读古诗的方法。
    理解烟花三月(屏幕出示)
    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色。
    同学们看到了,孟浩然要去的是哪?是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曾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况且是在烟花三月,一路上是享不尽的美丽风光。(总结:景美)
    沉浸在如此美景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齐读。
    良辰美景三月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孟浩然又匆匆离李
    白而去。李白的心情会怎样?(学生作答。)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是依依不舍的?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
    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
    想象一下:李白可能先会在哪里相送?当江边看不到帆船,又可能到哪里?半山腰也看不见了呢?
    师生一咏三叹读最后两句。
   4、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板画孤帆,书写“帆尽”)
    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帆船?(板画众帆,突出孤帆。)
    “江帆点点,只见一帆,船不见了,我看着帆,帆不见了,我只看见长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扬州。(师范读后两句)真是帆尽,“情未尽”(板书)。(总结:情深)
    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点都不错。带着李白的深情,我们齐声朗读全诗。
    这首诗在诗坛上有着千古一别和“三名一别”的美誉(屏幕出示)我们的诗题可以这么讲:在名楼送名人到名城。足以见得它的分量非常之重。但最主要的还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孟浩然走了,时光流逝,但他对孟浩然的思念永远没有停止。在送别一年后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屏幕出示《江下行》)这首诗非常直白,就像上面这首诗的注释。齐读。
  四、拓展训练
    模仿《赠汪伦》,并结合本诗的情境写一首《赠李白》。(设置背景音乐吴涤清歌曲《烟花三月》)这首歌的词儿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的。课后可以去找来听听,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首古诗。(检查反馈,讨论交流)
  五、课外延伸:
    阅读《黄鹤楼送别》,它是一篇“文包诗”的作品,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下节课要学的是《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不同的离别情。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3/2022-02-19/9195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