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db:作者]  2022-02-25 00:00:00  互联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部分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自主地学习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研读课文,感受竺可桢爱科学,把毕生的心血献给我国的气象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与同学交流信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读悟理解内容,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像气象学等专业名字及比喻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交流信息:
    同学们,在学校科技楼底楼的走廊上有一块反映每天气象情况的电子显示牌,你们知道今天的气象情况吗?那昨天的呢?前天呢?十天前呢?一年前呢?甚至更久呢?
    有一个人知道我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呢?
    出示课题:气象学家竺可桢
    指名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竺桢
    你知道竺可桢的什么信息了?将你所知道的与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将你所知道的信息用概括几话告诉大家,行吗?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气象学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学课文,要求: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想想课文写了他的哪些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③、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2、读后交流:
    ①、了解课文所写的事。
    ②、谈谈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内容?
    ③、质疑:将你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带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这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读悟课文,感受人物:
   1、研究第一个事例:
    ⑴、默读课文1、2自然段,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读后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相应板书:躺、支撑、拧开、收听、戴上、哆哆嗦嗦写下
      你们交流的词有什么规律吗?(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⑶、学了这部分课文,你们想说什么呢?
      老师也想说:竺可桢真是生命不息,研究不止啊!
    ⑷、想像说话:如果根据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来画一幅画,你将画什么?你准备为这画取一个怎样的名字?
      (最后的记录、最后的日记……)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竺可桢就是这样爱着他所从事的气象学,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听,还在记,他这一记就是一辈子啊。现在,让我们的眼光转向平时的他,打开他的日记本看看。
   2、学习第二个事例:
     默读课文3、4自然段:你看到了他怎样的日记?和我们写的日记有什么不一样?
   3、读后交流:
    ①、出示日记,读一读,比较:他写的日记和我们写的有什么不一样?
      (内容都是有关大自然的、语言非常简洁、记的时间久、数量多)
       你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吗?
       想像一下:日记中还有哪些?猜一猜,像他那样写一写。
       这是简单的日记吗?
    ②、出示句子: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说给同桌听听。练习朗读。
    ③、出示句子: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记了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共有近千万字!
      这句话中用了一些数字来告诉我们什么?算一算:竺可桢写了多少日记?
      练习朗读此句话。
      还有地方让你感动的?
      读第三自然段回答(总是每天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才……)
    ④、学了这个事例,你又想说什么呢?
      这是普通的日记?不是的,它们是竺可桢用心观察、用心记录的日记。
  四、总结学习,升华感情:
    同学们,1974年的春天来了,北海公园里的冰又开始化了,山桃花又开了,杏树含苞了……它们在盼着一位老人,来看望他们,可等啊等,就是不见这位老人的身影,因为他与世长辞了。在去世前,他的耳还在听,他手中的笔还在记着。
    让我们再读读课题。
  五、巩固练习,延伸提高:
   1、写一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竺可桢的故事,准备第二节课的拓展阅读。

  教学设计意图:
  本文是一篇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文章,课文写了四个事例,反映了竺可桢爱科学,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我国气象事业的形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与同伴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特点,同时通过语言的实践来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在设计教学时,突出“读、悟、情”三个字,具体体现为:一是抓住感人的画面:课文的开头是一个特写镜头,老人躺在病床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收听和记录天气情况的动人情景。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交流让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让课文的画面清晰起来,让学生感受竺可桢生命不息,研究不止的可贵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化语言为画面,通过给画面取名字来提升学生对人物的感受。二是抓比较:在学习第二个事例时,将竺可桢的日记与自己日记进行比较,了解其特点,从而感受他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几十年如一日的科学研究精神。三是抓有感情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实现对人物个性化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四是抓延伸,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关竺可桢资料的搜集,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的成果,课后再找资料,进行拓展阅读,使课前伸后延,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25/10466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