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节。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归纳段意,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省略号的不同作用。
4、模仿课文第2节,围绕总起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5、了解战争年代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建议】
1、课文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师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事。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这篇课文表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全篇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叙述顺序依次是从学习条件艰苦,同学们渴望能有一本教科书——我们去印刷所取书——取书时遇到敌机的轰炸,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献出生命——教科书激励“我”前进。重点记叙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全文突出“珍贵”。
2、这篇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离小学生的生活距离久远,教师在上课时要先简要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1947年春天,蒋介石向我陕甘宁边区实行重点进攻。延安的党中央和人民群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艰苦。本篇课文所描写的就是当时所发生的故事。
然后教师可按照“阅读芳草地”中的第二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首先介绍了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艰难,讲到学习困难时,用了两句话和四个“没有”,特别强调了没有教科书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学习的不易。当指导员告诉孩子们“有书啦”的消息后,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些书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同学们兴奋极了。“我”和指导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取书回来,尤其是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将故事推向了高潮。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一直激励着“我”前进。在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①联系重点词句理解教科书的珍贵。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语句,多读几遍。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例如,“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可联系第一节,先从“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这两方面去思考,再理解“渴望”的意思(或与“希望、盼望”进行比较),体会“我们”盼望教科书的心情,进而理解教科书的珍贵。又如第3自然段,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怀、节省)理解。
②引导质疑,引发讨论,理解教科书的珍贵。如,为什么作者在写“护书”(故事高潮)部分之前要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加强朗读指导。这篇课文的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第三部分(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这部分的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还要注意与前边盼书、取书联系起来,以达到理解重点部分的思想感情。
5、第三题是了解文中省略号的用法。要联系课文内容,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不要过多讲解概念,更不必去死记“用法”。
①“快卧倒……”(表示说话声被爆炸的声响打断或淹没了,说明敌人来势凶猛)
②“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事情经过的省略,说明我也伤得不轻)
③“指导员,指导员……”(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说明指导员伤势严重,在我的反复呼唤下才苏醒过来,为下文指导员牺牲做了铺垫)
④“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前两个省略号表示指导员临牺牲前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指导员已牺牲了,话没讲完。)
6、模仿课文第2节,围绕总起句把一段话写具体。可以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介绍。
【参考资料】
时代背景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军事上企图集中兵力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即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实行所谓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人最后撤离了延安,隐蔽在附近的山中在这段时间里,延安小学师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