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揣摩行为动词 洞察内心世界

[db:作者]  2022-02-27 00:00:00  互联网


  下面是《麻雀》教学片段:

  师:(挂出小黑板)这里有两个写老麻雀的句子。第一句是改动以前课文里的,第二句是现在课文里的。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句子都是描写什么的,比较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生:这两个句子都是写老麻雀像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羽毛的样子的。
  师:对。不同在什么地方?
  生:有一个词语用的不同。以前课文里用的是“蓬起”,现在课文里用的是“扎煞”。
  师:“蓬起”“扎煞”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都懂吗?(生点头)
  师:都懂,很好。想像一下,“蓬起”师什么样子?“扎煞”又是什么样子?比较比较,看看用哪一个好。(片刻,生纷纷举手)
  生:用“蓬起”不好。
  师:为什么?
  生:麻雀为了清理自己的羽毛,就常常要蓬起羽毛,这动作太平常、太一般化了。
  生:“蓬起”给人一种松软无力的感觉,好像一个绒毛球。
  生:猎狗见了这种样子,丝毫不会发愣的,反而会感到有点可笑。
  生:“扎煞”可就不同了!
  师:不同在哪些地方?
  生:我好像看到羽毛像钢针,根根直立的样子。(众鼓掌)
  师:羽毛像钢针,根根直立!想像一下,老麻雀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非常愤怒!
  生:怒容满面!
  生:怒不可遏!
  师:它为什么感到无比愤怒?
  生:你这猎狗太无耻了!我的小麻雀刚刚出世,你竟然就想吞掉它!
  生:你这猎狗太以强欺弱了我就要跟你拼一拼……
  师:现在,根据大家的意见,总结一下:用“扎煞”这个词语,能更好地表现老麻雀不畏强暴的形象,反映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伟大爱心。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不是彻底否定语文知识,阅读教学是存在一些规律的。比如透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察内心世界,就是基本的阅读理解程序方面的知识,是理解写人物的文章都适用的。这个教学片段通过比较的方法去揣摩“扎煞”运用效果,透过这一外表描写去想像老麻雀的精神品质。扣紧语言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2004.11.9)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28/11222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