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11 去年的树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2-21 00:00:00  互联网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读罢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

 

2.词句解析。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其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初读全文,交流阅读收获。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可以是阅读后的初步感受,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3)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4)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然后写下来。

 

2.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师要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别研读每次对话,在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读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

 

3.对课文蕴含的道理,学生的认识可能不太一致,如,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无私奉献。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的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4.本课词语中出现了较多儿化现象,如,“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应指导学生读准儿化韵,提示学生注意后面的“儿”不要自成音节,应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这些词语加上儿化韵后,在语气和感情色彩上发生的变化,如,“鸟儿”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细条条儿”突出了“条条儿”的细小、轻微,表达出作者对大树变成火柴后的惋惜之情。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鸟儿和树是好朋友。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

 

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真正体会到它们是好朋友。请默读,把让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再放声反复读几遍。

 

(生自读)

 

生:(读第34自然段)。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树希望小鸟回来给它唱歌,小鸟也愿意回来给树唱歌。

 

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它们的对话,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两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好朋友保证。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听出刚才他读的时候还有什么感觉在里面吗?

 

生:它们都特别不想让对方走。

 

师:是啊,它们难舍难分,你也找个好朋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好吗?

 

(生自由找小伙伴对读)

 

师:全班男女生合作读这部分,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它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更坚定一些?

 

(生再读)

 

师:它们那么难舍难分,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

 

生:(读第1自然段)。

 

师:“天天给树唱歌”,说明它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

 

生:我感觉很幸福!

 

师: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正因为它们天天在一起,所以分手时那么难舍难分。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生:千辛万苦地找。

 

生:不顾一切地找。

 

生:千里迢迢地找。

 

师:对,心急如焚地找。因为它们是好朋友。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生自读鸟儿问树根、大门、小女孩的三句话)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小鸟的心情。

 

(指生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师:多着急啊,多急切啊!

 

(指生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着急。

 

(指生读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焦急。在对话里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分工练读。

 

(生练读小鸟找大树的过程)

 

(指四生分角色读)

 

师:刚才这组同学的朗读,你觉得谁读得比较好?或是哪个角色你能读得比他更好?

 

生:有一个角色我能比他读得更好。(读树根的回答)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它们也是好朋友,所以语气也应该是有些伤心的。

 

生:(读大门的回答)。

 

师:听他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这棵大树跟它没关系似的,它瞧不起小鸟的问题,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把大树拿来做东西。

 

生:它对这种事见得多了,一点儿都不同情树。

 

师:是啊,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部分!

 

教学片段二:多角度写感受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

 

生:我想对小鸟说。

 

生:我想对大门说。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

 

师:是不是还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说一说?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分头写)

 

生:鸟儿,我想对你说,你那首诚信的歌会永远留在你和大树心里,大树会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生:伐木人,难道小鸟这份纯真的友情还不能打动你吗?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就应该珍视它们的友谊,爱护树木。

 

生:大树,你为人们点燃灯火,为人们照亮,你真了不起!

 

……

 

五、相关链接

 

新美南吉 19131943)日本作家。他出生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家庭。中学时代,他便开始投稿,展现出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后来,他逐步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于194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成为日本儿童文学界的一颗新星。1943年,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的他,终因喉头结核而英年早逝,当时还不满30岁。

 

童话的语言 童话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童话的创作语言有时接近于诗,有时接近于小说,有时又有戏剧语言的效果。在具体的童话创作时,采用哪种表达形式,主要取决于作家相对习惯的语言个性,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语言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美,《皇帝的新装》的语言是一种夸张的幽默美,《丑小鸭》的语言是一种朴素的自然美,而新美南吉主要以朴素无华的美见长。

 

童话的荒诞美 在小说、报告文学等写实文体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越是接近生活本身,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热情。而童话则恰恰相反,童话就是要有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这里所指的“荒诞”,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有所区别。它涵盖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难以置信等多种含义。正是这种宽泛意义上的荒诞性,才能使童话产生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是儿童文学作家用以进行童话艺术创造的手段。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童话中常常离不开强烈的夸张、离奇的幻想、扭曲变形和机智的反讽,其中夸张和想象是最重要的。在幻想世界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也能当作事实的体验,按照无限的想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去年的树》就是用美丽的荒诞来表现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鸟儿那执著的爱所传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因此,它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0-02-21/1777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