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4-01 00:00:00  互联网

 【课堂实录】

 

师:准备好了吗?咱们今天要上一篇什么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你们今年几岁?

 

生:9岁。

 

生:10岁。

 

师:你们已经有了9年或者10年的人生经历,那按照你的生活经验来看,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生命很宝贵的。

 

师:为什么宝贵呢?

 

生: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

 

生:我认为生命就是我快乐的童年。

 

师:哦,在你看了来生命是你的童年,那生命对我来说不就是中年,对爷爷来说也就是老年了。(生笑。)

 

生:生命就是活着吧。(掌声)

 

师:是啊,生命就是活着!

 

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使用它,不能糟蹋它。

 

师:说得真好,那么作家杏林子又是怎么去理解生命的呢?

 

师:(简介杏林子)杏林子,原名刘侠,出生在陕西扶风县,后来到了台湾,12岁的时候,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少儿内风湿关节炎,这种病咱们可能都没听说过吧,这种病让她肌肉萎缩,疼痛难忍,她只有长期以医院为家、和病床做伴,因为要不停地打针,浑身布满针眼,连医生都不忍下针。可是每当这时杏林子总是说:“医生,你打吧,我要活!”后来,她成了台湾著名的作家。她写过许多优秀的文章,出过十多本专著。今天我们就来读这样一个人的文章。你觉得这样的文章该怎么读?

 

生:有感情地读。

 

师:没错,咱们要用口有感情地朗读!除了要用口读,咱们还要用什么读?

 

生:用心读。

 

师:是啊,还要用心读。(指指脑袋)用脑读,(摇摇手)用手读,做到这四读。(板书:口、脑、心、手。)

 

师:首先,咱们用口读,把课文读通,读顺。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师:现在你们表现的机会来了,每个人都有生命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机会靠自己把握。谁愿意读?别人读时你们该怎么做?

 

生:认真听。

 

(教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读得有的问题,哪个词?

 

生:跃动。

 

师:一起读读这个词。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跳动。

 

生:挣扎。

 

师:飞蛾在怎样跃动?

 

生:它扑着翅膀,挣扎着,想从我手里飞出来。

 

生:它使劲扭动着身体。

 

生:它不停地挣扎着。

 

师:这就是──跃动,它这样跃动是想……

 

生:挣扎出来,活下去。

 

师:对,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读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读出了这种跃动,真好!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有些快了。

 

师:老师却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只有读熟练了,才能这样快,她的朗读真正做到了顺。我们在听别人读时,不要只发现问题,还要想想,他的朗读可以给我什么帮助。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生:(不好意思地)还行吧。

 

师:(笑)更自信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你读得很棒!

 

师:最好一自然段大家一齐读。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非常好,咱们读书就要这样读,大声地,读通、读顺。接下来用你们的眼睛从题目到课文最后一节默看一遍,用脑子读,一边读一边想,想什么?在读中发现问题。读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读课文,想问题。)

 

生:生命是什么?

 

生:题目中为什么要把生命重复一遍?

 

生:为什么会感到生命在跃动?

 

生:为什么香瓜子长得那么好?

 

生:怎样让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为什么生命是短暂的?

 

师:这个问题有谁能回答吗?

 

生:因为人都会死的,所以生命是短暂的。

 

生:我觉得生命就像是在走一条路,这条路是有终点的,当我们走到路的尽头,路就走完了。

 

师:说得太好了,路是有终点的,就如我们的生命,也是有尽头的。但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却可以走得很长很长,为什么呢?杏林子告诉了我们。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这三类:一类是关于文章的,一类是关于人生的,还有一类是关于生活的,是不是?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边读一边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请大家看着课后思考题第二题,请个同学读读第二题的第一句话。

 

生:(读)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师: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快速读课文,找出三个事例,越快越好。

 

生:第一个事例是写飞蛾求生的欲望。

 

师:简单一点概括,就是?

 

生:飞蛾求生。

 

师:很好,第二个事例呢?

 

生: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生:香瓜子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师:咱们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香瓜子?

 

生:顽强

 

生:求生。

 

师:嗯,香瓜子的顽强也表现在它要活下来,也可以用求生概括。第三个事例呢?

 

生:我要好好使用我的生命。

 

师: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什么例子?

 

生:他在听自己的心跳。

 

师:咱们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生:静听心跳。

 

师:好的,请你们把我们所概括出来的事例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每一段话的旁边。

 

师:课后思考题说作者由这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那么通过飞蛾求生,香瓜子求生,静听自己的心跳这三个事例,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分别是什么呢?到文中去找找相关的句子或词语。(板书:生命)

 

生:在飞蛾求生中,我认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是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

 

师:是啊,对飞蛾来说,它努力跃动双翅,事实上就是一种求生的欲望支配着它,它想活下去。(板书:欲望)

 

师:香瓜子求生这个事例对生命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生:顽强的生命力。

 

生:冲破坚硬的外壳。

 

生: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师:说的很好。香瓜子的这种顽强,这种不屈,这种向上,就是一种意志。(板书:意志)每一种生命都活得有意志,有意志的生命才是顽强的,坚强的,不屈的,才能茁壮成长。

 

师:杏林子静听自己的心跳,得出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

 

生:作者认为我的生命,单单是属于我的。

 

师:再读读这句。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生命是我自己的。

 

师:用手摸摸自己的心跳,我们班有65人,就有65颗心,65条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只属于自己。(板书:自己)

 

师:杏林子了不起,从三个事例中就得到了三个启示。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种求生的欲望,生命是一种意志,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杏林子得出的思考仅仅只有这三个方面吗?谁来读读思考题二。

 

(指名读思考题二: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师:我们一起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找出这一段中的反义词,划下来。

 

生:有限──无限。

 

师:你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我们不能糟蹋生命,要多做一点事,这样,生命才有价值。

 

师:价值怎样理解?

 

生:就是有用的。

 

生:有意义的。

 

师:怎样活才是有价值的?

 

生:做对别人有用的事。

 

生:帮助别人。

 

生:没有白活一场,你帮助了别人,就算你死了,别人也会记得你的。

 

师:哦,你就是这样理解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价值的啊。好!

 

生:就是活着多做一些事情,做好它,这样才是有价值地活着。而不是随便浪费生命,到头来事都没做成,白白糟蹋了生命。

 

生:比如做个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这就是有价值地活着。

 

师:现在大家基本上理解了怎样才叫有价值地活着。让我们再来看看杏林子的话,对于我们的生命,我可以──

 

生:好好使用它。

 

师:也可以?

 

生:白白地糟蹋它。

 

师:那在将来的日子里,你们准备怎么做?

 

生:好好使用它。

 

生: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师:看来大家有一个共识,我们都有好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光彩有力。真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板书,刚才同学们提的那些关于对文章、人生、生活的问题,现在解决了吗?瞧,咱们用脑读书,一下子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用脑读了,还要用心读书,用心读,要做到一个字“情”,字里行间融进自己的感情。想听老师读课文吗?

 

生:想!

 

师:听老师读的时候,如果你听着听着,自己想读了,就小声地和老师一起读,好吗?

 

生:好。

 

(师生共同朗读文。先是老师朗读,学生小声跟读。渐渐地,学生的声音大了起来,老师干脆让学生读。)

 

师:这篇课文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读着它,我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下去。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杏林子。(掌声)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刘侠。(掌声)

 

师: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热爱齐读课题。

 

生:(充满激情地)生命!生命!

 

师: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齐读课题。

 

生:(坚定地)生命!生命!

 

师:让我们对自己说──

 

生:(小声地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师:让我们对所有人说──

 

生:(大声地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师:课文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做到了用口读,用脑读,用心读,最后还有一个字“手”,怎么用手读呢?

 

生:就是用手写。

 

师:对,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请同学们下去后把自己读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好吗?

 

生:(情绪高昂地)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后反思】

 

20101018日。我到城区沔州小学进行教学视导。在听完两节课以后,老师们要求我教一节课。我选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文。

 

《生命生命》一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现在要拿到四年级上学期让孩子们来读,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校的胡荣老师复印好课文,引导孩子们读了几遍课文后,我和孩子们走进了课堂。

 

首先,关于教学的定位。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杏林子在文章中对生命的感悟更是深刻。看着面前这些稚嫩的孩子们,我首先思考的是应该怎样教孩子们读这篇课文。我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为“文”而教,读懂课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二是为“人”而教,学读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读书,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产生对生命的初步思考和体验。我选择了后者。这样定位以后,让教学彻底地从内容的分析讲解中跳了出来,进而把课文作为阅读的例子,把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作为引发学生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起源。这个定位是反传统的,但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其次,关于教学目标。人教版教师用书上是这样定的: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的思考是:一篇课文涵盖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都要让学生掌握,更何况关于生命这样的话题,而且我们的孩子还很小。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在“对生命价值的初步思考”上,具体只解决一个问题,即课后的思考练习第二题:“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把它作为这堂课教学的“航标灯”,引领学生阅读。

 

再次,关于读书的指导。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读书,怎样指导?我主要做到四步:用口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用脑读,读懂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读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用心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有声的语言传递作者的心声;用手读,写一写自己读课文后的体会。这四步一环紧扣一环,既是老师指导的思路(即教路),又是学生读书的步骤(即学路),做到“教路”与“学路”的统一。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书,是靠学生自己读出味道来的。学生永远是阅读的主人。这一点在我的教学中体现得也很充分。比如,在教学伊始的对话中,我说:“你们已经有了9年或者10年的人生经历,那按照你的生活经验来看,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这一问就把学生置于了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最初的生命体验,也唤起了学生的情感认同。在关于最后一段的理解中,我也没有强加“说教”,而是让学生自由畅谈,学生说:“就是活着多做一些事情,做好它,这样才是有价值地活着。而不是随便浪费生命,到头来事都没做成,白白糟蹋了生命。”“比如做个科学家,发明很多东西,这就是有价值地活着。”这就是学生生命在得到充分尊重和解放后所焕发出来的生命光彩。

 

【教师听后点评】

 

胡荣老师:听完本课的教学,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体现。无论是课前的谈话,还是课中的引导,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地予以点拨,而不是用绳子拉住他们一步步走进设定好的教学环节。正因如此,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成的课堂的灵动与精彩。

 

二是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摒弃了繁琐的内容分析,从大处着眼,告诉学生用“口、脑、心、手”一遍遍读书,每一遍读都有新收获。不仅如此,向老师还特别关注课后思考题的导学作用,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读懂课文。这样一来,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课文提供了指导,真正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思想。

 

顾阳平老师:向老师这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层层深入的读。一读是用口读,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随机点拨,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二读是用脑读,首先提出自己读书后产生的问题,然后通过用脑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三读是用心读,做到有“情”,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课文读好。四读是用手读,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这样的设计既简化了教学程序,又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收获更多,对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有指导意义。

 

孙红华老师:本课教学,向老师采用的是“问题导学模式”,即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后教师进行归纳,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读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读好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最不好处理的是归纳和解决问题。这一点,向老师做的举重若轻。他没有把学生的问题细化,而是笼统地归为“文章、人生、生活”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读文中的三个事例,在读懂三个事例的同时,不着痕迹地进行引导,等到读完,学生就发现在读书的过程中,三个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样的教学丝毫没有牵强之感,让人感觉水到渠成,这也是向老师的教学智慧之所在。

 

王振清老师:向老师的课堂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那种活跃的气氛。两堂课下来,学生小脸通红,小手高扬,始终以一种高昂的热情参与着学习。向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与课堂上师生的平等互动是分不开的。一开始,教师和学生讨论“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呢?”对学生对生命的粗浅认识,教师并不觉得可笑,而是进行肯定,继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那么作家杏林子又是怎样去理解生命的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朗读时一味地挑毛病这种现象,向老师又是这样引导“我们在听别人读时,不要只发现问题,还要想想,他的朗读可以给我什么帮助。”对不自信的学生,向老师说“更自信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你读得很棒!”向老师很善于倾听,对待学生的意见总是很关注,也舍得花时间去解决他们认为比较难的地方。课堂上,时刻关注着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也正因如此,师生合作良好,让教学事半功倍。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0-04-01/229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