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连环跟进课例研究探析

[db:作者]  2022-02-07 00:00:00  零零社区


  [活动设计意图]:
  本教学案例的追踪分析,是建立在提高教师素质这一核心目的之上的一种教研方式。追踪分析经历了“听课(先行课)——研讨——改进——听课(跟进课)——反思”等环节,其目的是展示校本研究的全过程,让执教者和参与听课的教师亲身感受研讨的过程,提高一线教师的校本研修水平。教学过程的评析按遵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式流程,采取先行课和跟进课对比分析的方式加以解读,目的是呈现研讨前后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不同的教学思想和由此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借以为一线的广大教师和从事课堂教学研究指导的人员,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视角和拿来即可用可行的研讨方式,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材说明]:
  《语言的魅力》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说明了恰当的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魅、姗、辰”等3个生字,会写“魅、丐、牌”等7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绅士”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评析]:
  片段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刚才大家已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大家来汇报你搜集到的广告词。(指生回答)
  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你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让毒品侵害了我们的身体……(生结合身为刑警队员的父亲为例进行叙说)
  师:大家说她说的好不好呢?
  生:好。
  师:我们给她一下鼓励。(生齐鼓掌进行赞扬)
  师: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来说一说。(指生回答)
  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们汇成一个家,请讲普通话。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说的是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为了方便交流我们说一种共同的语言——普通话。这句广告词非常好,有一定的魅力。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语言魅力的文章——语言的魅力。(师板课题)
  师:课题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哪个字呢?
  生齐答“魅”字。
  师:魅力是什么意思?谁来说?(指生回答)
  【评析】:此环节教师能够结合文本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但在学生进行材料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交流后又提出理解句子含义的要求,随意进行拓展性的理解引导,给学生制造了跳跃性的思维障碍,没有回归到语言的积累上,使导课显得罗索而不够简洁,也没有实现充分激起孩子对语言魅力探究认识的欲望。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上课!课下大家搜集到了很多精彩的广告词,现在谁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广告词。(指生回答)
  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师:能告诉大家你由这句话想到了什么?
  生:(生结合身为刑警队员的父亲所见事例进行叙说)它告诫我们要远离毒品。不让毒品侵害我们的身体……
  师:她说的真好,大家为她喝彩鼓励。(生齐鼓掌)
  师:还有谁想把自己感觉最美的广告语,说给大家听?
  (生举手跃跃欲试,师指生回答)
  生:人间有爱,大爱无声。
  生:理解就是沟通。
  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们汇成一个家,请讲普通话。
  师:多美的语言呀,我们今天就一齐来分享语言的魅力。(师板课题《语言的魅力》)
  生齐读:魅力
  师:我们一起把“魅”字书空一遍。谁能告诉我“魅力”是什么意思?(师指生回答)
  【评析】:跟进课课堂伊始,学生就已在交流中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即明显地表露了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文本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外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以课外资源揭示课题,提炼“魅力”,简单明了,引入新课水到渠成,简洁高效。
  片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
  生读词语。
  师:请一个小组接读课文,其他小组认真听,思考一下你知道了什么?
  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准确而流利,其他同学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文章写了一个盲老人在大街上乞讨。
  师:他首先是一个老人,并且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盲老人。(板书:盲老人)
  生:他一个上午都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师:也就是说他一无所获。(板书:一无所获)
  生:诗人经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形,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
  师:你还知道什么?
  生: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板书:纷纷相助)
  师:谁给他钱?
  生:过路人。
  师:也就是行人。(板书:行人)
  师:最初,行人是怎么做的?
  生:无动于衷。(板书:无动于衷)
  师:后来,诗人加了一句话,结果怎么样?
  生:盲老人得到了很多钱。
  师:也就是说收入颇丰。(板书:收入颇丰)
  师:谁能根据板书提示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在巴黎街头,有一个盲老人在大街上乞讨,他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一个上午他都一无所获。诗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话,下午盲老人收入颇丰。
  【评析】:这个环节,教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师生活动缺乏和谐的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此外,教师经常打断学生的发言,始终是教师主宰着话语权,整个环节显得机械而单调,更没有创新和生成,有的只是老师的演说。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大屏幕出示字词)谁来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他读得正确吗?
  生:正确。
  师:谁来再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你读得很正确,声音很洪亮。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现在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一下你知道了什么?
  (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师:这几个同学读得正确而流利,看来预习得很充分。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文章写了一个盲老人在巴黎街头乞讨,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他没有乞讨到东西。(板书:盲老人我什么也看不见)
  生: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形,在盲老人乞讨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板书:诗人春天到了,可是)
  生:下午,过路人经过这里,纷纷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了很多钱。
  师:谁能看着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盲老人在巴黎街头乞讨,旁边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一个上午他都一无所获。诗人让•彼浩勒在盲老人乞讨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到了下午,过路行人纷纷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了很多钱。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全面,课文就是讲了诗人让•彼浩勒利用语言的魅力改变了一个盲老人的生活境况的事。
  【评析】:改进后的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学组织形式不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能够悉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归纳,及时板书。教学中,教师注意了方法优化由简到难,既培养了学生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也较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
  片段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木牌改动之前。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到底是那句话起了这么大的作用?默读课文,划出这句话。
  学生默读标画。
  师:大家已经划完了,哪句话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呢?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师板书)
  师:诗人又是如何给他添加的,简单的一句话又是发生了哪些变化,影响到哪些人?
  生:行人。
  师:行人最初怎样?
  生读文章。
  师:“无动于衷”的意思?“姗姗而去”的意思?
  生答,并读描写行人的表现的句子。
  【评析】这一环节注重了由第二环节到第三环节的过渡,注意引导学生找出变化的那句话,但是这句话前面已经出现,在这里有点画蛇添足之意。在解读文本时,始终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看看行人看了老人刚开始时写的那句话什么表现?默读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
  学生默读标画。
  师:大家已经读完了,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生: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出示课件)
  师:“无动于衷”什么意思?“姗姗而去”又怎样理解?
  生:“无动于衷”就是内心毫无触动。
  生:“姗姗而去”就是缓慢从容地离开。
  师:从这几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行人的冷漠。
  生:我体会到老人的牌子没有起作用。
  师: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这几句话。
  【评析】:跟进课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词句中认识和体会行人的表现,并注意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语言的感悟更加深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木牌改动之后。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后来诗人加上一句话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行人纷纷相助。
  师:还影响了哪些人?
  生:盲老人
  师:盲老人最初怎样?
  生读文章开始的几句话。
  师:“褴褛”的意思是什么?
  生作答。
  师: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盲老人。
  生:困窘、身无分文、饥寒交迫。
  师:此时老人心情怎样?
  生:悲伤、难过。
  师:加上一句话后,老人心情怎样?
  生:高兴、兴奋。(生读文章的句子)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虽然也抓住了重点段落的理解,并积极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表达能力,但是老师采用的仍然是“一问一答”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应对老师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得不到体现。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正是因为老人的牌子没有起作用,诗人才又在他的牌子上添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也正是诗人添的这几个字,才使老人的境况发生了变化,读课文,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读第五段。
  生:我体会到此时老人非常高兴。
  生:我体会到行人在看了修改后的牌子后,纷纷帮助了老人。
  生:我从“满意”一词体会到诗人添的几个字起了很大的作用。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一段。
  生读。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的读书感悟为主,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谈自己的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三)对比感受诗人语言的魅力。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从行人和老人的变化,我们知道是这句话发生了巨大的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大家一起读“春天到了”这句话,读到这句话,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齐读。
  生: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生:春天是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百花争艳……
  师:从这几个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春天是美好的,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生读文章中的句子。
  师:就是这样的美景,可是这位盲老人却看不见,眼前一片漆黑,如果你走过这位盲老人身边时,你会怎么做,又会说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知道大家非常同情这位老人,我们读最后一句话,能换种说法吗?
  生读最后一句,
  生:应该对他产生同情心。
  师:简单的几个字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做法,可见语言的魅力是很大的,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一下语言的作用。
  生齐读最后一段。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学生的回答很是精彩,可是忽略了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引导,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对朗读的指导。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诗人的几个字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两句话,体会一下加上这几个字后,盲老人行乞效果为什么大不一样。(课件出现牌子上的两句话)
  生读。
  师:“春天到了”,你能想象一下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吗?
  生根据想象自由描述,再读书上的话。
  师:诗人加的那几个字仅仅是为了让人们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吗?把你的想法给同学说一说。
  生:不是,春天这样美,可是盲老人“什么也看不见”,多么不幸,诗人加上“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让这句话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力量,打动了人心,人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同情心。
  师:是啊!简单的几个字,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可见语言的魅力的确不小,带着你的体会一起再读最后一段。
  学生比赛读,男女生接读,配乐读。
  【评析】:改进后的教学环节,教师能抓住句子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力量,感受人间的真情;并通过想象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到了恰当的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片段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A:先行课课堂实录
  师:通过读,我们的确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下面请大家比较两组句子,看看哪种说法最好。(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种说法更有魅力,为什么?)
  (1)严禁践踏草坪。别踩我,我怕疼。
  (2)请节约用水。请不要让我流泪。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好,因为第二种说法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意思用有魅力的语言加以阐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课下请用有魅力的语言,在水塘边、草坪边、花坛边、开关旁写一个警示牌!
  师:下课!
  【评析】:先行课重视了语言的分析,忽视了通过学生的朗读和交流来加深对生活中的精彩语言的体会和感悟,教学处理显得草率而简单,使教学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此外,作业的设计是有布置无检查,难以将课堂学习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B、跟进课课堂实录
  师:是啊!恰当的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请大家再读一读下面的两组句子。比较每组中哪句好?好在哪里?
  (1)严禁践踏草坪。别踩我,我怕疼。
  (2)请节约用水。请不要让我流泪。
  生:第一组句子第一句使用了命令的口气,让人听了不舒服。第二句把小草比作了人,如果一个人恳求你别踩他,你会不答应他吗?所以第二句很有魅力。
  生:“请节约用水”是一句人们使用了多年的话,人们对他太熟悉,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因而人们对这句话已经视而不见了。“请不要让我流眼泪”用一个受伤害的人的口气讲话,恳求别人不要让它流泪。谁也不会拒绝这样的恳求。这是一句多么有魅力的话。
  …………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每一组的第二句话,读出她的魅力。
  学生读。
  师:是啊!恰当的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所以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多记诵一些优美的语句,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你还有更美的语言吗?
  生:小草对我笑,我要对它好。
  生: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生:人体重的2/3是水分,没有了水,你就失去了生命。
  师:有魅力的语言能触动人的心灵,激发人的自觉意识。课下请你从以下几处地方选取一处,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一个警示牌,提请人们注意,并亲自贴或立到那里。水塘边、草坪边、花坛边、开关旁、草坪上……
  师:下课!
  【评析】:跟进课保留了先行课的优点,并做了较大的改进,使这一环节更加务实、高效。其中“说说好在哪里”“读一读,读出它的魅力”等问题以及作业的设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落实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积累运用。
  【总评】:很显然,教学研究指导前后,虽为同一位教师执教,但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更为务实,更加理性,更贴近学生,因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指导后课堂教学环节组织更加周密科学,雕琢更加精细:有趣——趣味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既让学生得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又获得了艺术享受。
  【尾声】:通过上述案例的表述和展示,不难发现,教学案例追踪分析操作简单,务实高效,是一种有利于帮助教师认识和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扎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07/2773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