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近几年来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课文首先描写了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接着说明了中国结丰富的寓意及人们寄托于它的浓浓的情谊,指出了中国结已经成为向世界传递祥和和喜庆的象征。课文表面上写的是中国结,实际上表达的是中华各族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本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中国结已经成为这几年特别受宠的饰物。
第2自然段紧接第一段的叙述语气,说明了中国结是如何受到人们喜爱的。第2自然段开头的排比句说明中国结普遍地受到欢迎,不论是在庄重的场合,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接着从受欢迎的人群的特点入手,进一步说明中国结的受宠与流行。不管是孩子们,还是老华侨,都以胸前挂一中国结而感到自豪。接着又指出无论是在繁华的首都北京,还是在偏僻的西南村寨,中国结都以那独特的造型、独特的风韵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装点着中华大地。
第3自然段写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其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代表着祥和、幸福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第一句是这一段的概括句。民间艺人的杰作,是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的,反映了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和幸福、团结与祥和的向往。
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写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既是对上述几段叙述的总结,又铺垫下面议论和抒发作者感情的基础。
第5自然段点出了为什么中国结受到中国人如此普遍的喜爱,是因为它是炎黄子孙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本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因为中国结不管如何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绳子上的一部分,无论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祖国与故乡,每一个炎黄子孙,通过这个共同的“头”,就会永远心连心。
第6自然段写了不仅中国人喜欢中国结,外国人也喜欢,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中国结的寓意更深一层,不仅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与团圆,而且寓意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要点提示〗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中国结的寓意,体会其中饱含的中国情、中国心。因为中国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间工艺杰作,凝聚了丰厚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积淀,它代表祥和、幸福与欢乐,更是炎黄子孙几千年心连心的象征。本文是从一个传统饰物流行受宠入手,指出了这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流行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炎黄子孙强大的凝聚力。
2.文章的第5自然段是中心段落,也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段落。特别对于“头”这个词的理解,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头”包含有两层意思:表面指的是中国结由一根绳子缠结时的起点,实际上,在中华儿女心中,这个“头”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作为编织中国结绳子的一部分,不论多远,自己永远离不开自己的祖国。明白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如何把实物说明与象征意义结合起来是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了解的重点。
3.在阅读课文前,可以按照文后的提示,先猜想文章的内容,读时再对照印证,初步掌握这种猜读的方法。本文的段首句大多数是该段内容的概括句,要注意引导学生同样可以运用猜读的方法,并提示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练习使用。
〖教学建议〗
1.中国结是学生们熟悉的一种装饰物,学生们对此并不陌生,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家里带来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办一次中国结的展览,学生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了解担任解说员,展览中还可配合播放有关中国结制作等内容的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中国结的了解。
2.课文语句优美,特别是第2~4自然段描写出了中国结的美和人们对它的喜爱。教学时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背诵,同时体会本文几处排比句的精彩与作用。
3.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表现了人们对中国结的喜爱。如“中国结那富于丝绸质感的鲜红、美丽、典雅的造型”,“中国结以它那特有的风韵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装点着中华大地”。“它们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故乡。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些段落,并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来抒发强烈感情的。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天地”的作文训练来练习这种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