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古诗两首》电子教参

[db:作者]  2022-02-08 00:00:00  零零社区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把握诗意,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庐山的挂图(或投影片、录像片断等)。
   2. 搜集描写农村生活与儿童生活的诗。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课文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指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指那些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尾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描写较为细腻,富有泥土气息,读来意趣横生。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道理和感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题西林壁》题目: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第1、2句。横看:正面看。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这两句写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诗人说,横看庐山,崇山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俯瞰,从山下仰望,所看到的庐山景象各不相同。这里的“横”“侧”“远”“近”“高”“低”,都是写“看”的角度,也说明诗人在到处看。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观察、欣赏。由于诗人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以,才有奇峰突起、崇山峻岭、千变万化的不同景象。
  *第3、4句。不识:认不清。只缘:只因为。诗人想让庐山在自己脑海里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要么是雄奇,要么是壮丽,要么是险峻,要么是幽秀……但是诗人却觉得这些都不能概括庐山的美。只好说自己没有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诗人说: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无法准确地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诗的后两句从字面上看,是作者对庐山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实际上,这两句诗中包含着一个极普通、又常常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当人们要想对一个事物有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就是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后两句先说结果,后点明原因。从而更加突出了最后一句。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不需教师过多的讲解。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背诵上。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孩子的天真可爱,感受农民勤劳艰苦的生活。
  *诗的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诗的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诗的第三、四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写年龄更小的孩子。大人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参加劳动,那些幼小的孙儿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尽管他们不会耕田织布,但在大人的影响下也做些家务。这两句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赞颂农村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诵读时,语调要轻。第一句,节奏稍慢些,突出“昼”“耘田”“夜”“绩麻”;第二句,要突出“各当家”;三、四句是个转折,突出“童孙未解”和“学种瓜”。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两个生字的读音。“耘”是个形声字,注意左边是个“耒”字部。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与右边所占的位置的安排。
  *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并能默写。第一首借常见的现象,悟人生哲理,要读得亲切自然。在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基础上多读几遍,很容易背诵。默写时,应注意标点符号,可先让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都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相间的形式,另外还应注意把字写正确,特别注意易写错的字,如:壁、缘、峰、庐、真。
  *第二题:重点应放在对诗中所蕴涵道理的感悟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将诗中的道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得到更多启示。
  *第三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表述都一样。

  教学设计参考

  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导入
  1. 把你喜欢的诗背诵给大家听。
  2.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 自由诵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 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诗歌意思。
  3. 作者在山中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义。
  4. 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 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 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 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结合课后2题的图画,说说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一、迁移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农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请背诵几首。
  提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兴”是多音字,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1. 检查自学情况。
  2. 朗读质疑。
  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集中释疑,也可以随机师生共同释疑。
  3. 诵读感悟,理解古诗的意境。
  (1)朗读古诗,仔细观赏课文中的图画,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小组讨论:这首诗分别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人与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3)诵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大人的辛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要在诵读中加以体现,还要读好停顿的韵脚。
  (4)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两行,具体地描写了大人们耕织的情况和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的情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了之后能明白其中的“未解”和“傍”的意思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里先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背诵
  四、配动作背诵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组合配上动作背诵,表现这首诗描写的内容。
  五、练习书写
  1. 书写生字。
  2. 练习默写古诗,同桌批改订正。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也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题目中的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东林寺西,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祝升、董晓宇)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08/351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