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哲理”的特点
面临这个令人困惑的难题,我想还是绕开纯理论探讨,先从某一首诗入手。选来选去,选中苏轼的《题西林壁》;因为此诗大家公认蕴含哲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从谪贬之地黄州调到汝州(今河南临汝),途中经过庐山,也顺道游了庐山。此诗脍炙人口,诗中有景,有情,有理,内涵丰富,深为读者喜爱。也可作多角度解读。
我们还是试着从不同角度来解读。
景物解读
此诗可看作纯粹的写景抒情诗。
苏东坡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浓缩了庐山的自然之美,赞叹了庐山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自然之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点明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苏轼用诗的语言说:庐山之美是变化的。眼前那座山吧,横看,它是坡缓丘平的“岭”;侧看,又变成挺立峭拔的“峰”。这是赞叹庐山山形变化之美。“远近高低各不同”,继续赞美庐山山形变化之美。远观,近看,俯视,仰视,山峦都有不同的风姿情韵。
诗句写景只是点到为止;如果放开想像,庐山之美还有其它变数,如阴晴、晴雾、晨昏、明暗、风霜雨雪……情况不同,庐山之美更是变化无穷。
顺着这一思路,诗人最后点出了小结之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发出这样的问题:诗人心中庐山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看来诗人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但我们从前两句推测,诗人似乎不认为庐山有什么固定不变的“真面目”,诗人以为,庐山之美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你在山中漫游,只要你“身在此山中”,谁都无法把庐山的美欣赏完,欣赏尽;谁都无法窥视千面美人庐山的“真面目”。
顺着上面的思路,因而我们最好不要仅从字面上去解读“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即:跳出庐山即可欣赏庐山的全部美。其实任何人(也包括诗人本人)都非常清楚:若“跳出”庐山,远离庐山,何谈欣赏庐山之美呢?
综合前面的分析,我们确要赞叹苏轼是写景高手。他没有具体地描绘庐山某一山,某一景,但却鸟瞰式全方位的把庐山的变化之美写得活灵活现,异常传神。
这种舍貌取神的大写意的笔法,在苏轼其它诗歌中还能够见其踪影。如苏轼赞叹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诗也没有写西湖的具体景物,却把西湖之美写得如此传神。读着这样的泼墨山水似的诗歌,我们惟有崇敬赞叹的份。
人生感慨解读
此诗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
如果联系到苏轼的个人经历,联系到他在“王安石变法”中的政治主张,联系到他在“乌台诗案”中所受到的冤屈,联系他被贬黄州清苦寂寞的生活,我们又可以从这首诗中读到他的人生感慨,读到他的困惑和无奈。
苏轼写此诗,已经赋予“庐山”另外的内涵。在苏轼笔下,“庐山”已不是地理上的那座山,诗中的“庐山”已经概括抽象为他的人生,或人生的某一阶段,或生活中某件具体的事情。
他在此北宋令人迷糊的政治漩涡中,身处逆境,感到疲惫、困惑、孤独,他觉得自己已经看不大清楚了;世间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说各有理,公正客观的标准在哪里呢?
他对自己前半生的行为感到某种程度的后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愚蠢地要投身这个漩涡里来”呢?正因为你自己身在“庐山”,所以才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正因为你在名利场中,所以才为名利所累;正因为你在官场中,所以才被小人诬陷;正因为你自己跳不出去,所以才招来那么多的痛苦,那么多的折磨。
虽然作者用语含蓄,没有明说“此山”的具体所指,但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他诗中表达的复杂感情。
这种隐晦的情感,在他《临江仙·夜归临皋》(写于黄州),表达得更为直白。“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我们特别要注意词中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已经有些愤激了,他愤激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言行也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他在黄州谨小慎微,言行无法自主,他责骂自己,我过去为什么那么痴痴地追求呢?我什么时候能够把过去的追求忘得干干净净呢?
《临江仙·夜归临皋》,完全可以印证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流露出的人生感慨。
至于诗人创作《题西林壁》时,到底侧重于上面的一种表达,还是兼而有之呢?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这种兼而有之的感受,正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后人的哲理解读
这首诗的魅力,还在于其中蕴含的“哲理”,在于此诗为后人欣赏提供了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这正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现代人欣赏此诗,有人完全把诗中庐山的意象完全虚化,把苏轼的个人经历和特殊心态完全排开,甚至把庐山也完全排开,而赋予此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这是后人欣赏此诗二度创作中的哲理化。
有人在虚化庐山的同时,却赋予诗歌另外的哲理,即:看问题、看事情、看社会,忌带片面性,事物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间事,也许就可以使认识更为全面,更符合事物的本质。
这些哲理已经跨越时空,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环境的读者,都会从中得到启发,得到宽慰,得到警策,而深长思之。
结论
现在该回到什么是哲理的问题上来了。
通过对《题西林壁》的解读和分析,虽然我还无法对“哲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对诗歌“哲理”的特点作一个概括。
诗歌的“哲理”,应该具备下面三个特点。
一、它具有形象性。就是说,蕴含“哲理”的诗歌(或诗句),不能单讲道理。诗中的道理往往与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诗中的意象(艺术形象),既是诗人创作灵感的触发物,也是诗人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手段,更是诗人内心感受和道理的寄托物。离开了艺术形象,诗歌的哲理也不复存在。
二、诗中的“哲理”,一定蕴含某种“道理”。没有道理,“哲理”也不复存在。我认为某些表达感受的诗词名句不属于哲理范畴,理由也在这里。
诗歌中的道理,往往是对艺术形象的概括、提炼和升华。这些道理不能离开形象而单独存在,但意象既然经过概括、提炼和升华后,其道理也可以相对独立存在,它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三、诗中的道理,往往具有某种普适性和延伸性,往往概括了很多人的类似感受,它能够引发读者共鸣。诗人在特定条件下概括出的道理,并不影响或并不妨碍读者对这一道理的再创造。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道理加以引申,拓展,发挥,再创造。也就是说,哲理诗中的道理,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这恰恰是哲理诗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