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欸乃一声山水绿

[db:作者]  2022-02-14 00:00:00  互联网


  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
  生:树多。
  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生:桂树多。
  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芬芳。你们知道它位于哪个省或者是自治区吗?
  生:在广西。
  师: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课文已经读过了,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指名读两组词语,第一组为地名,第二组为形容词,读后让学生两组词搭配起来学。)
  师:搭配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想一想:“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有气势的样子。
  师:是说什么有气势啊?
  生:波浪。
  师:你们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澜”呢?(生答不出来)“澜”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看来和水有关系,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
  生: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壮观,有气势。
  师:说得真准确,表达得真清楚。我们知道有的词语是极富有情意的,你能读出这个短语背后的情意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什么叫“峰峦雄伟”呢?“峰”——
  生:山峰。
  师:“峦”呢?
  生:山峦。
  师:那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边做动作边说:峦,就是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词语:(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谁会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现在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试试还会读吗?(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准确)
  师:朗读是要找感觉的,其实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变音,摸索到一点规律后自然就读好了。我们再来看这组词语,你自己试试能不能读好。
  (生练习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和句子)
  师:接下来我想再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师: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
  生:因为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讲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生: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分成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第四自然段为一段。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依据是什么吗?
  生:第一自然段是总结。
  师:上来就总结吗?
  生:不是,是总述。
  生:接着是具体的叙述。
  师:与总起相对的应该是什么?
  生:分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把课文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总起、分述、总结。这样课文的结构咱们就理清楚了。(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点评]
  课上到这儿是一个板块,主要任务是课文初读,读好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结构。怎样整体把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重点落在理清课文结构上。这一点很重要,而一般高段老师容易疏忽。为什么不单独安排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特点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一分段落,内容自然也就明白。理清课文内容与结构几乎做到了丝丝入扣、步步为营。先是从课题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再是交流预习中学到的词语。学词语有特色,词语分了组,一组地名,一组是四个字的形容词,形容词重点抓“澜”“峦”,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扣住已有词语积淀的“陌生化现象”。接着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读准字音,包括变调的字音。最后有意识地请三位学生读四段课文,一箭双雕,既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又发现了课文重点,下面过渡到精读阶段也就顺理成章。
  板块二: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师: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刚才有同学说它讲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谁能来简单地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师:你真会概括,仅用三个字就概括了漓江水的特点(板书:静、清、绿),谁能概括桂林山的特点?
  生: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
  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指名一人读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在讲漓江水静的时候,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到底是不是在流动呢?
  生:是在流动,只是感觉不到而已。
  师:你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生:(读)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教师指导读好这句话)
  师: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在水里嬉戏、玩耍。
  师:这个句子不光写出了水清,还好有意境。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倒影。
  师:可以看见谁的倒影?
  生:自己的倒影。
  生:山的倒影。
  生:山上的树的倒影。
  师:哦,我们抬头看看天空,再低头看看水中,你又看到了谁的倒影?
  生:蓝天白云的倒影。
  师:要是天空中偶尔飞过美丽的鸟呢?
  生:那就可以看见美丽的鸟的倒影。
  师:这时候你再往水里仔细看,你又有发现了——
  生:清得可以看见绿色的水草。
  师:它们随着微波轻轻地摇着,那是在干什么呢?
  生:跳舞。
  生:和游人打招呼呢!
  师:现在谁能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
  师:万事万物交相辉映在一起,就显得漓江的水更清了,更美了,清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谁再来读一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再来读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谁知道“无瑕”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斑点,没有瑕疵。
  师:请你们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能够把漓江水三个特点连起来读?让我们随着你的朗读去感受漓江的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说桂林的山“奇”,奇在哪里?
  生: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什么叫“拔地而起”?
  生:好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似的。
  师:形态万千呢?
  生:就是各种各样,像什么的都有。
  师: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既读出山的形状,又读出自己的感受呢?(通过和学生对比读,引导学生要读出个性的理解,既可以读出看到多姿多态的山的一种惊喜,也可以读出边看边回味边思考的悠然的感觉。)
  师:作者说桂林山“奇”,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主要说它的什么美?(生无人举手)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你会发现,作者在说“奇”的时候,直接说“像老人,像巨象……”而在这里,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这是说桂林的山很绿,而且是嫩绿。
  师:结合你说的这句话,回过头来看刚才的问题:“秀”指什么美呢?
  生:色彩美。
  师:说得好!谁还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验证他说的是对的。
  生:“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请一位同学完整朗读这句话,体会桂林山的色彩美。)
  师:桂林的山不仅“奇”“秀”,还“险”呢,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描写“险”的句子,学生读得人情人境;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以及桂林山的奇、秀、险,你们现在能把相关的句子背诵下来了吗?
  (集体背诵相关句子)
  师:同学们背诵得真好,很出乎我的意料。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绝招吗?
  生:我是抓关键词,一想到桂林山水的那几个特点就背下来了。
  生:我觉得必须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背得快,死记硬背肯定不行。
  生:我觉得背诵的时候,仿佛我自己就站在漓江边上,看着静、清、绿的水,看着奇、秀、险的山。
  师:说得多好啊,使自己身临其境,把作者的文字和情感,都内化为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其实,还有一种非常朴素也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读,熟读成诵。
  生:我刚想说,就被您说了。(听课老师笑)
  师:那说明咱俩想到一块去了,心有灵犀啊!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生:不是。作者是为了把漓江的水和西湖、大海作对比,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作对比。
  师: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作对比呢?
  生:这样才更能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
  师:哦,原来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点评]
  这个阶段是引领学生细读课文,以致熟读成诵,可谓精彩!最值得欣赏的是:对漓江水和桂林山的“感悟”,直接从“怎样写”的角度切入,并且与积累、运用语言结合,让学生“感”的是山水景物的“独特之美”;“悟”的是语言表达和自己的体会。“悟”有重点。漓江水清,重点落在具有想象空间的“清”字上。文中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老师说,假设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还可以看见什么呢?能用作者的表达句式来说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在移情体验中,学得灵动,想象丰富且诗情画意。接着老师进而要求把想象的事物用排比句表达: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领悟语言形式与熟读背诵紧紧结合,并相机提炼记忆方法。“第二、第三两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这一问,使之豁然开朗,作者运用对比才能显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笑”。
  板块三:创编传说,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验证作者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播放课件:配乐播放一组图片,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节选,学生见到后,自觉有感情地跟着老师朗读起来:)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师: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为了奖励大家,我再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出示课件——象鼻山的图片)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那座像“巨象”的山,它叫象鼻山,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传说这头大象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坐骑。有一年,玉皇大帝骑着它来到桂林这一带巡游。不巧,这头大象生病了,实在走不动了。玉皇大帝见此就遗弃了它,自己返回到天上去了。当地的百姓积极地为这头大象寻医问药,没过多久,它的病被治好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关心和爱护,它决定留在这里和当地的百姓一起耕种,一起生活。玉皇大帝听说了,非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大象。大象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天兵天将从后背刺人了一把宝剑,从此,就化作一座石头山屹立在漓江边上。
  师:人们为什么要创编这样的故事啊?
  生:因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增加收入。(众人笑)
  师:从商家的角度看,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呢?
  生:为了更加突出山水的神奇。
  师:如果你喜欢旅游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山水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往往借助这些故事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倾诉着人性的美好!
  现在,你们再来看——(出示课件——骆驼山的图片)
  生:(叫起来)骆驼山。
  师:是啊,这就是骆驼山。接下来就请你想象一个故事,讲讲它的来历。为了让你讲起来更流畅,王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写出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例如,我刚才讲“象鼻山的来历”的时候,脑海里就想着这样几个词语——玉皇大帝、大象、生病、救治、捉拿、石头山。下面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来想象关于骆驼山来历的故事,可以在纸上写下故事的几个关键词,提示自己讲好这个故事的内容。
  (生思考,动笔写,教师巡视。四分钟后,指名汇报,汇报过程略。)
  师:作者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周遭的风景,想象着它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怎么能不感慨,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师:记得刚一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就说这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你们来看看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生:这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师:说得对,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生:因为引用别人的话能显得这个地方更美。
  师: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说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你在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没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板书:王正功)此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桂林市的市长。当时,有11个举子要进京赶考,考取功名,王正功作为地方官员设宴为这些举子送行。宴席中,他作了一首七律诗,其中就有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面上意思是说桂林的风景之美是天下第一的,其实也是希望这些举子进京考试能够考个——
  生:天下第一!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你们看,在桂林的云湖公园里还矗立着王正功的塑像,而他写的那首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句的七律诗就镌刻在阳朔的独秀峰石壁上。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生:作者在说。
  师:你真会思考,他引用了王正功的话,说明两个人想到一起去了,所以作者在说。(板书:作者)还有谁在说呢?
  生:我们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也会这样说。
  师:那也就是说读者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读者)。你们这些读者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桂林,可是你们也会这样说,这说明——
  生:没去过的人会这样说。听说过的人会这样说。去过的人就更会这样说了。我觉得当地的老百姓一定会这样说。
  师:(板书:当地)与“当地的百姓”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人呢?
  生:外地的游客。
  师:(板书:外地)刚才我们欣赏桂林风景的时候,读到了诗人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其实歌颂桂林山水之美的还大有人在。(出示课件,学生朗读诗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杜甫(唐)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刘克庄(宋)
  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袁枚(清)
  师:阅读了这样的诗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想说什么?
  生:诗人也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我在去年十月,有幸去了一趟桂林。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外国人,他们似乎不是到桂林去旅游,而是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游走于大街小巷和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着桂林山水带给他们的美和幸福。
  生:(恍然大悟)外国人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生:古今中外的人都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冲其竖起大拇指)是啊,这就真是作者在开篇所说的“人们都说——”
  牛: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到了晚上,桂林的山就成为天然的幕布,而漓江的水则成了人们展现美的舞台。当地的百姓,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点评]
  拓展文本内容和小练笔是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重点。从形式来说,这样设计与一般教师的家常课并无差别。值得探讨的是它的实效性。内容拓展有多处:一是引用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诗句。诗句是直接赞美桂林山水的,与“漓江的水真静啊……”的咏叹,赞叹之情完全一致;当然,如果两相对照着朗读,对作者在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将会体会得更深。二是引用唐、宋、清历代诗人的诗句。“思接千载”,丰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这些名句对已知者是唤醒,未知者是积淀。三是象鼻山的神话故事。它给桂林的山平添了神秘色彩,使眼前的景物变得空灵,又为下面的小练笔作了铺垫。小练笔可贵处在于展开教学过程。这是一项想象性练笔,文中比喻词“像骆驼”是想象展翅的起点(在文中找准想象点很重要),怎样写的方法有“象鼻山”的故事举例在前,写时有抓住关键性词语的提示,写后有交流有指导和矫正,练习得扎实有效,可以说为此类练习树立了榜样。四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来历:这使学生懂得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写以外,还可以引用人们如阿盛赞来侧面烘托。

  【总评】
  发现“陌生的秘密
  这堂语文课质朴自然,简约高效,教风—扫以往某些公开课的浮华与矫饰。可圈点处甚多,这里仅就本课引人人胜、扣人心弦作点剖析,谈点启示。
  善教者必然从学生出发,活用教材,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桂林山水》学生需求什么?需求的是知识、能力范畴中陌生的未知的东西,而不是相反,本课正是瞄准了这个根本性的着力点,唤醒学生潜在的本能的求知欲望。桂林山水有什么独特的美,有什么体悟,这种美是用怎样的词语、句式、段式等形式表达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既是提高语文能力最需要、而目前的语文课有所缺失的,也是—个“陌生的秘密”。在细读文本的路上迤逦走来,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取、舍、增补着学习内容。不断创造新的思维冲击力。你看,初读课文内容新、词语多,需多花时间读好课文。精读只抓桂林山水两个点,以及与之对比的句子,深人体悟,凸显其“独特之美”。拓展是对文本的增补,使读写内容更为丰富。当然,须有度,文本是本,过多必然影响“本”的细读;写的形式用想象延伸文本内容是其中之—,更多的可取其表达形式,如叶老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举其一而反三。
  每一篇课文都以字词句的面貌呈现,学生似曾相识,少有兴奋点。本课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在貌似已知中揭示末知,然后在求索中消解未知。这,就是本课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的功力所在。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15/6149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