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金盏花》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写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一位老奶奶经过20年的精心培育,终于获得成功,但她没有领到重金。这篇课文赞扬了老奶奶踏实坚韧的精神,说明了只要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成果。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5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故事,学生进一步体会“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难点为: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过程中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考虑到本节课要求30分钟完成,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是紧扣重点的。本单元的主题是“持之以恒”,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感染。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感受老奶奶的持之以恒,感受老人高尚人格。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考虑到本文的文体特点,略读课究竟让学生得到些什么,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去完成学习。我考虑再三把落脚点放在学习积累应用上,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质疑,自读课文交流释疑为主。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完成比较好的是导入的质疑部分,在上一节《卖火柴的小女孩》结束后,学生们和我都心情沉重,我配乐播放许多鲜花的图片让学生放松心情,并适时交流喜欢的花是什么,让学生一下子从忧伤的情绪中走出来,顺利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猜测金盏花的颜色,在听说有白色的金盏花后马上质疑:老奶奶怎样培育出白色金盏花的?她为什么要去种这种白色的金盏花?顺利进入对课文的学习。<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并积累几个四字词语。在此基础上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上刚刚积累的词语。其中第二名学生用上了三个词,相信其他学生也有了学了就要积累积累了就要用的意识。
在精读感知部分,解决问题之前,先引导学生反思回顾读书方法,出示提示,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主要抓住重点句子“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着。”体会老人在20年中经历了众多变故仍坚定信心、满怀信心地种花。我设置了对比读,但是学生的感悟表达并不充分,个人认为我安排的读不够充分,如果换种形式,男女生分别读两个句子,似乎学生的理解会更好些。
在理解为什么种金盏花的过程中,学生们回答有关句子后,我引导学生提炼关键词句,初步抓住“重金悬赏”“尝试一下”两个原因,最后再组织讨论:到底哪一个原因是支撑老奶奶坚持20年的动力?学生联系后文老奶奶提出还要培育黑色金盏花和两个“不知道”感悟老奶奶不为重金只为种花,只为给社会尽一份责任。这个环节我感受到相当一部分孩子课文还不是太熟,还不能够很好地前后文联系。如果我在总结时再提升一下会更好。
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恰当,到位.朗读指导应加强.
说到把略读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积累运用上,主要是考虑到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在不断的运用实践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教科版教材每个单元都配两篇略读课文,数量与精读课文等同,可见其地位之不可忽略。精读课更多的是引领与扶助,让学生感知具体的语言形式,领悟文章的主旨,积累读与写的基本方法策略。而略读课是拓展,是补充,是操练场。老师首先就要有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反刍”,主动去尝试积累运用,在运用中实现螺旋上升,提升能力。
另一方面,略读课文相比精读课文,难度有所降低,更适用于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久而久之,会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直至转化成为孩子一种学习兴趣,最终成为一种学习能力。
记得在教学《断尺》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读文,理清事件经过,概述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练习倒叙的写法。由一个物品、一句话、一首歌、一幅画甚至一张相片,一个类似的场景,倒叙引入对事件的回忆。大概用10分钟完成练习和交流,在单元作文时,这种开头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应用,效果非常好。
所谓“厚积薄发”,语文学科学习的外延是无限大的,持之以恒的点滴积累,主动地尝试运用,会带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让他们尽享语文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