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象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
教学重点:
1、能理解“高超、勉强、顺利、沉思、呻吟、挣扎、撕心裂肺、任人摆布”等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了解华佗发明麻醉剂的整个过程,并从他发明麻醉剂的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想象、说话和写话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华佗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引出课题
1、师板书:麻醉剂,解释“麻醉剂”。打开书,看看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文中指的是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吃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醒来。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吗?他是——华佗。那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华佗?学生交流,板书完整课题。
a) 出示课文第一节: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指名学生朗读。
问: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板书:高明
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
b) 师:同学们介绍得非常好。那华佗怎么会想到发明麻醉剂的?他又是怎么发明麻醉剂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c)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2、自学反馈,出示:勉强、顺利、沉思、呻吟、挣扎、撕心裂肺、任人摆布
3、指名读、齐读,请你找出一个表示想的词语,再说说其它意思相同的词语:思索、思考、考虑……
4、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时候
板书:深感不安
深感不安是什么意思?什么事情使他深感不安?
他已经是神医了,还要深感不安,说明了什么?(急病人所急)
三、深入研读,学习课文2—7节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等会儿请你用简练的话来概括
2、交流
板书:手术
给小孩割去毒疮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3、师过渡:华佗在给这两个不同的病人做手术时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结果怎么样?又想到什么?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练习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练习:
手术
看到
听到
结果
想到
给小孩割去毒疮
乱蹦乱跳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5、华佗在什么情况下深感不安,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华佗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医生,他能为病人着想,说明华佗是一个医德高尚、责任感强的医生)
6、班内进行交流,投影片出示相关的内容以及课文描写华佗心理活动的句子,再重点加以朗读的指导:
a) 华佗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b) 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这是什么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板书:沉思
7、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8、师:华佗由两次不同的手术结果,想到了许多问题。从此,他时时——,处处——,终于——。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手术结束后——。(师生引读第八节)
板书:终于(体会制药的艰难)
9、完成课后练习2:先把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然后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处处 昏昏 时时 慢慢
从此,华佗()留心,()收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
1、想象说话:
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
上山采药时()
上病人家看病时()
跟大家聊天时()
2、时时处处说明了什么?
3、昏昏和慢慢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总结
1、看着板书,再结合课文说说华佗怎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2、由华佗发明麻醉剂这件事,使你想到了什么?
3、师小结。
五、作业:课后作业,说写双通道
教学板书
手术 心理
给小孩割去毒疮 深感不安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沉思
发明了麻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