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材解读

[db:作者]  2022-02-17 00:00:00  互联网


  一、教材位置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长春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科学趣闻的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承接了四上教材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这一专题,通过继续学习名人、伟人、普通人成长过程中的事件,学习其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二、编者意图
  选编这篇文章的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相信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同时本单元教材又承接了五下教材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在六下教材第五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通过完整的体系使我们充分理解科学的精神,张扬科学精神,激发人们探索求新。
  三、学习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乐于书面表达的具体要求我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也接触了一些写作技巧,如三上第二组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写一篇习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三下第三单元要求写一个真实的自己,学生可以课前搜集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并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根据教材编排,以往教材初步设计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而在本册本组教材,则第一次提出“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从选材、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欣赏。这是学生第一次这样细致地构思文章,玩味文章,其中的方法、技巧需要老师的引导。
  五、训练重点
  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课文后面,编排了两个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相关联的练习题:一是“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这个练习题是要求我们通过人物的动作的分析感悟,体会这些动作的含义,同时通过感悟围观人的语言、神态,通过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表现了伽利略的品质——崇尚科学,坚持真理,不屈不挠。这是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二是选做题中这样设计:“课文中有一些反义词,我们来找一找,再抄下来。”这一练习设计即可以让学生感受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积累,利于学生学习表达的技巧。
  六、教学中词句段的分析
  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找到了课文的中心句:“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并围绕这这句,展开质疑:“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是怎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怎么证明的?结果怎样?等等。这些问题贯穿全文,而这些问题全部由学生提出,来源于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本课独特的教学模式:自主质疑——自主解疑。
  七、与中心句上挂下联的内容的解读
  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事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结合本课在写法上两的个突出特点,结合课后练习,在解读教材时,我注意到了四个意思相对的课文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文本解读。
  (一)信奉与怀疑
  17世纪的欧洲,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到了奉若神明的地步,视亚里士多德为真理的化身,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向我们阐明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分析文中语言,这样“信奉”可以结合以下词语体会:1.“两千多前年”——时间之久;2.“意大利、希腊”——地域之广;3.“不容更改”——态度之坚;4.“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罪名之大。
  下文第五自然段人们对伽利略的嘲讽,则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这种“信奉”:“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一个“竟”,一个“尽”,两个“!”,把人们心中的鄙视、不屑、不满、盲从尽显无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伽利略怀疑权威不见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生命的危险。课文这样一烘托,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二)胆大与妄为
  “胆大妄为”是文中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伽利略真的是“胆大妄为”吗?分析教材不难准确地看出:他是胆大不妄为。在文中有两处具体表现:一是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怀疑,二是公开试验。“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为什么要公开试验?作为一个科学家,伽利略想打破当时人们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权威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态度,由此可以感受到伽利略丰满高大的人物形象。
  至于“不妄为”,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科学推理:主要体现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清晰的推理。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是分析推理的过程,后一句是分析推理的结论。通过“如果……那么……就……”“但是,如果……就……”“这样……”一连串关联词语的运用,使得整段话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可见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以假设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二是反复求证:“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反复”“许多次”看似重复,但细细品味,“反复”又不同于简单的“重复”,正是这样的无数次,才强调了伽利略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责备与惊讶
  解读伽利略做试验前后人们的语言,从齐声责备甚至是嘲讽迫害到后来的“惊讶地喊起来”,尽管人们的语言并不多,但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感受到当时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感受人们从“信奉”到看到事实的巨大的惊讶。一个“才”字,生动地表达了人们追求真理过程的漫长与艰辛,也从侧面说明了伽利略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原来,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伽利略的“伟大”就在于对权威的尊重而不盲从,对真理追求的勇气和执着。
  (四)课内与课外
  解读文本,还应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这篇文章背后是人们两千多年的文化盲目崇拜,当时,神权控制一切,科学界对权威崇拜而盲从。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迎合了神权教会愚昧人们的需要,于是,他们大力吹捧拥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为其统治民主的精神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的背叛都会受到迫害、打击。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受到迫害,布鲁诺坚持真理“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罗马广场。而伽利略因为坚持真理也屡受打击,在比萨斜塔试验后,伽利略立刻被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务,并被监禁,在以后长达几十年的生命中,他因为矢志不渝地坚持科学真理,多次遭遇打击、监禁,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这种特殊的勇气就是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献出生命,也要坚持真理。这正是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也是不屈不挠、宁死不屈的精神体现。
  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背景,就使得我们对伽利略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能体现出其独特高大的精神世界。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17/7959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