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札记

[db:作者]  2022-02-19 00:00:00  零零社区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社2002年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5课)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上述含义为该课的教材说明,旨在帮助教师教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从以上几方面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从如下几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团结协作,顾全大局。
  没有团结就没有胜利,五壮士从游击战到掩护战,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歼灭敌人,无一人退却和反对,直到共同跳崖。倘若五壮士没有拧成一股绳,他们是绝对完成不了任务的。当掩护任务完成过后,他们没有去追赶部队,而是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牺牲自己走到了悬崖,使群众和连队转危为安。

  二、五壮士运用了科学的决策。
  在一步步的行动中,他们实现了决策的优化,最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决策效果。在精神和思维方法上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典范。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更感受到了他们的高度智慧----科学的决策思维。
  第一个决策:接受任务----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引大批敌人上狼牙山,防止敌人追赶群众和连队。
  第二个决策:痛歼敌人----利用狼牙山险要地形痛击、消灭敌人,发挥打击的最大效益。
  第三个决策:引敌上绝路----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不去追赶连队,为防止敌人紧跟其后威胁群众和连队的安全,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在狼牙山峰顶他们还不断打击和消灭敌人,让敌人寻找、消灭我军主力和群众的希望彻底破灭。
  第四个决策: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胡福才准备把剩下的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敌人,但班长夺过去插在腰间,想让大批敌人上来后再引爆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紧接着马保玉又改变了主意,他利用敌人想活捉八路军的心理,先用石头砸,等大批敌人靠近后才将留下来的这颗手榴弹投向了敌人,使这颗手榴弹达到了杀敌的最高效益。
  第五个决策:让敌人活捉是死,被打死也是死,不如纵身跳崖,或许死,可也或许不死。五壮士在最后的决策中实现了“奇迹”的诞生----葛振林和宋学义生还。

  三、英雄的生还,是英雄们革命品质和智慧的高度结晶。
  五壮士已经在狼牙山附近打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战,对狼牙山的附近情况可谓了如指掌,山形地貌他们早就摸得清清楚楚: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隐蔽自己、痛击和消灭敌人,山腰的树木可以用来钩托我们的身体,跳崖时被山腰的树木挂住是完全可能的。跳崖的过程中,马保玉、胡福才等三位壮士决心将自己生还的机会让给战友葛振林和宋学义,因为山腰的树枝不能钩托起更多的人体。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马保玉、胡福才等三位英雄的革命精神依然是如此伟大。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挂在树枝上是他们的细心观察、自己的战斗经验和死去三位英雄舍己利人的革命精神的高度结合。他们的跳崖行为有勇有谋,他们都不希望就此战死,他们更希望“死而复生”,继续实现革命胜利的愿望。这种愿望终于让葛振林和宋学义实现了。英雄们永远都在考虑:要用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胜利,这也是我们共产党及每个革命战士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4/2022-02-19/937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