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细读课文2、3、4节,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预设:
一、名句引出
出示句子: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法国作家雨果
(1)指名读这段话。
(2)引出——圆明园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无处不激情,但都应该以朗读为本,一个导入,通过读读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圆明园是很了不起的,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第二自然段导入
出示圆明园图和第二自然段。
(1)仔细读读这段话,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理解这两个词语
(2)1860年10月6日那一天,他的命运完全改变了,北京城里来了一批强盗,点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给毁灭了,化为了一片灰烬。(补全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3)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第二自然段的两个重点词语“举世闻名”和“众星拱月”入手,既理解了词语,又丰厚了情感——圆明园很了不起。接着引入“毁灭”,学生心中的愤怒、惋惜之情就迸发出来了。)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度的词、句就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还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预习情况
A检查字词
出示: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蓬莱瑶台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众星拱月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 烟云笼罩 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任意破坏
注意:“剔”和“量”的读音
比较两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地写了圆明园的价值以及毁灭后所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排列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昔日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他的价值何在?读第三自然段,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
交流:圆明园里有什么呢?
2)交流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板书有……也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有……也有……
指导朗读
B圆明园中还有些什么?
模仿各地的风景名胜
诗情画意的建筑 还有……
西洋建筑 不仅……还有……)
齐读这两句话,赞美圆明园建筑之多!
小结:用连词介绍得更条理。
(出示组图)
C当你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皇家园林,你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重点句朗读的指导,充分让学生理解园内景观的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从而接受思想美和语言美的熏陶。)
3)补充资料:圆明园里著名的景点有四十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圆明园内。
课件出示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碧桐书院、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学生自由读)
难怪作者这样说: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设计意图:昔日的圆明园巳不复存在,它的宏伟壮观只能通过文中的文字去品味、去想象,适当地拓展课外的资料,可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宏伟景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对圆明园的喜爱之情。)
4)指导背诵:选择其中一句背下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其实,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来看看句话。
(出示句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生读)(看图片)
B写话:用上一些连词向大家介绍这些历史文物,并且写出这些文物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在书本的旁边。(学生试着写)
C段落比较:
师小结:所以说我们写文章并不是越详细就越好,应该有详有略,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部分。
(设计意图:将第三自然段中学到写作方法运用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平时的写作并不是把每一部分都写得越详细越好,巧妙地进行了写法的指导。)
五、总结
法国的大作家雨果要这样说:
(出示句子:“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设计意图:用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结尾,将学生对圆明园的赞叹、喜爱之情进一步升华,下节课再学圆明园的毁灭就水到渠成了,更能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
[2013-03-04]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