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盛新凤:课堂中的“水墨诗情”

[db:作者]  2022-02-25 00:00:00  零零社区


  一、以文引诗、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盛老师常常想起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写得非常美,我想背几句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生:好!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
  生:想!
  师:好,春天……[师引读]
  生: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 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师:这几句话,就是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咱们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38页,请你先把《春日》《游园不值》这两首诗念一念,看看能把它们念得很通顺很流利!
  (生自由读这两首诗)
  师:能读通吗?
  生:能!
  师:好,男孩子读第一首,女孩子读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男孩子来!《春日》——
  (男生齐读)
  师:女孩子来!《游园不值》——
  (女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你们读下来觉得这两首诗哪首比较难学?
  (生议论)
  师:很多同学都说第二首。你想先学难的还是简单的?
  生:难的。
  三、切入一首,深入理解。
  师:真不错,很多同学都说学难的,敢于向困难挑战,是不是?好,那么咱们就先学《游园不值》这首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古诗有哪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法?还记得吗?
  生1: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换语序、补省略。
  [师板书:看、查、联、换、补]
  师:好,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试着学学《游园不值》这首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也可以找我商量,好不好?
  [设计意图] 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生讨论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好,咱们现在交流一下!好,先读一下题目——游园不值。[幻灯片出示插图与诗歌]
  (生齐读题目)
  师:题目什么意思,谁来说!
  生1:到园里去,没有遇上主人。
  师:把话说顺,你再说一次!
  生1:作者去游园,可是没有遇到主人。
  师:好的,这个“园”字在这里是什么?
  生1:是游玩的意思。
  师:“园”字?
  生1:“园”字是花园。
  师:花园,对,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都有私人的花园,所以这个“园”字指的就是花园。好,我们一起来读第1句、第2句。
  生: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看屏幕读]
  师:这个地方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同学们自己在书的边上写一下,一个是“扉”字,一个是“屐”字。
  (生写)
  师:你们说古代的“屐”和“扉”就是咱们今天的什么呀?
  生:“屐”是鞋子,“扉”是门,
  师:这两句诗你自己能学到什么,汇报一下!
  生1:我学懂了这句诗的意思。
  师:哪一句?
  生1:上半句。可能是主人害怕鞋子踩坏了门前苔藓。
  师:这一句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2:主人十分爱惜苍苔,所以他怕有客来了,客人的鞋把他的苍苔踩坏了。
  师:这个“苍苔”什么意思?
  生:苔藓。
  师: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怜”指的是什么?是怜惜、可惜的意思。在这里“应”的解释是什么?
  生3:应该。
  生4:大概。
  师:到底是“应该”还是“大概”?联系一下下一句,下一句谁学懂了?
  生5:作者轻轻地敲柴做成的门,可是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师: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产生了上面这样的——想法,猜测(生说)那么你说这个“应”字应该解释为什么?
  生:大概。
  师:诗人游园心切,然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生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盛老师觉得她“久不开”这个词读得不错,“久不开”好象是非常失望的样子,对吧!
  生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么长时间还没来开门,还有谁来读?
  生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小扣柴扉久不开,多么失望啊!一起来试试,好不好?
  (生齐读1、2两句诗)
  师:真好,要不要再来一次,好!
  (生齐读1、2两句诗)
  师:正当诗人有点失望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什么了?
  生:一枝红杏。
  师: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大伙儿一起读。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什么意思?谁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1:春天的景色在花园里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伸出墙来。
  师:好,谁再来说一次!
  生2:春天的景色花园里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长出了墙。
  师:听懂了没有?其实啊,同学们,为了表达诗人惊喜的心情,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听,盛老师加了一个什么字?
  生:呀。
  师:这就让这个句子变成了一句——
  生:感叹句。
  师:下一句说,你会说吗?试试看!
  生1:瞧,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来了!
  师:真好,这也是一个感叹句啊!还有谁说?其实啊,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你听,这是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那下一句该怎么说?
  生1:看,那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来了吗?
  师:真好!这种惊喜的心情,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自己念念!
  (生自由读)
  师:谁先来!
  生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脸上笑了,很惊喜了!谁还想读?
  生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真不错!表达了作者高兴、激动的心情。好,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3、4句诗)
  师:好,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好不好?
  (生读《游园不值》这首诗,师指导前两句轻一点)
  四、带动《春日》,整合学习。
  师:满园的春色到底怎么样?诗人叶绍翁有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的空间。可是巧了,今天咱们要学的另一首诗《春日》,其中有好几句,是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的,有没有兴趣来研究一下?[板书:满园春色]
  生:有!
  师:好,那我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来研究《春日》这首诗,你看看哪几句是可以描绘这满园春色的?
  (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顺势研读《春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师:好,谁来读《春日》这首诗?[屏幕出示插图与诗歌]
  (生1诵读,师鼓励)
  师:这首诗有没有同学学懂了,用自己的话说,试试看!
  生1:作者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泗水河边寻找优美的景色,无边无际的风光景色一下子焕然一新。随随便便就能找到春天的面容,春天总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
  师:对她的说法还有补充吗?
  生2:最后一句。所有颜色都在表明春的存在!
  师:懂了吗?春天的颜色非常的多!那你说这首诗中的哪几句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春色?
  生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还有没有?
  生2: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还有吗?你们都觉得第1句不是,是吧!咱们一起来念一下!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为什么这一句不太合适呀?
  生1:我觉得主要是在“泗水滨”这三个字上。“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滨”就是水边,“春色满园”我想一条河不会在园子里。
  师:就是说他描写的地点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句话里也有春的,哪些词有春?
  生1:“胜日”。
  师:“胜日”什么意思?
  生1:“胜日”就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师:对,还有哪个词有“春“?
  生2:“寻芳”。
  师:为什么?你说!
  生2:“寻芳”就是寻找美丽的景色。
  师:对啊,春天的景色就是很美,是吧!那么就让我们重点读好下面的三句话,来体会春天的美丽,同学们练一练,你喜欢哪句诗,你就重点念好哪句诗!
  (生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读?
  生1: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
  (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颜色把春天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那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读?
  生2: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好象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春天了![屏幕出示:花团锦簇的背景,上有诗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谁来?
  生3: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4: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5、6: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大家一起来,好不好?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读得真好,我想再听一遍,齐!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还喜欢读哪句呢?
  生1: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我觉得你的“一时新”读得很好!同学们,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
  生2:我仿佛看到了河水边,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棵棵柳树摇着长辫子,十分美丽。
  师:这就是你脑海中的“一时新”,是吧!那这句话你读读,该怎么读?
  生2: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你简直把这个“一时新”读活了!谁还想读?
  生3: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他笑眯眯的,让人感觉春天真广阔呀!
  生4: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好,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孩子一起来!
  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大伙儿一起来,好不好?
  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春光无处不在,当然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它了,让我们读读第3句!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好,让我们连起来读这三句诗!一边读一边想象春天的美丽!
  生:无边风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们的朗读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多么美妙的春光图啊!同学们?如果要你给这副图取题目的话,你觉得这首诗中的哪个词最合适?
  生1:我觉得是“万紫千红”。
  师:你特别喜欢这个词是吗?请你上来写在这儿!
  (生1上前板书)
  师:还有吗?
  生2:寻芳。
  师:“寻芳”也不错的!还有吗?你觉得呢?
  生3:无边风景。
  师:“无边风景“也很好!春光很广阔。还有吗?
  生4:胜日。
  师:也好的!你呢?
  生5:一时新。
  师:你真有眼力!你也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5上前板书)
  五、欣赏春色,激活情感。
  师:你们刚才描绘的这满园春色,想不想亲眼看看啊!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甚至还可以手舞足蹈,尽情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敢不敢?(敢!)敢不敢笑?(敢!)敢不敢叫?(敢!!)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放媒体欣赏满园春色。师配以解说,生感叹不已)
  师:美不美?
  生:美!
  六、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师: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的优美诗文,通过朗诵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好不好?
  生:好!
  师:你想到哪一段,想到哪一首诗,就站起来!谁先来?
  生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这是几年级学的?前两句特别合适,接着来!
  生:四年级。
  师:前两句特别合适,接着来!
  生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这诗你怎么知道的?
  生2:课外书里看来的。
  师:好的,再来!
  生3:《春晓》。(配乐,齐诵读)
  生4:《草》(配乐,齐诵读)
  生5:阳春三月……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白花争艳的盛会……
  增添了许多生趣。(配乐,齐诵读)
  [设计意图] 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描绘得非常的美,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对不对!你们刚才描绘的画面就是“万紫千红”,就是“一时新”。你们看,这两个词用得多么的凝练、传神啊!同学们,满园春色诗人叶绍翁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我们的想象和描绘却填补了这个空白。是什么唤起了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是什么呀?
  生:红杏。
  师:就是这一枝小小的红杏向我们传递了无穷无尽的春天的信息,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中的下面两句![师板书:一枝红杏-]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盛老师发现你们在读这个“春”字的时候,特别带劲,特别有力量!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读吗?要读出什么吗?
  生1:要读出作者欣喜、兴奋的语气。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看这一枝红杏就这样伸出墙外来了,它非常的……
  生2:红杏出墙来了说明园子的树木花草已经非常茂盛了!
  师:噢,让我们产生了联想,这枝红杏出墙来了。一个“出“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那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是吗?(是)那你们说是谁赋予了这枝红杏顽强的生命力呢?
  生:春天!
  师:对,就是春天,就是这神奇的大自然!那么,让我们再读这两句,再赞美春天,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好不好?特别要注意什么字?
  生:出!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学了这两首诗,马上请同学们再来看看朱自清爷爷的三句话。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三句话,再读一读这两首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自由读)
  师:谁发现了?这三句话分别解释了咱们今天学的诗中的哪几句?
  生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解释了“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你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一句,是吧!还发现什么了?
  生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想到了“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是不是很巧妙的联系起来啦!还发现什么了?
  生3: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想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设计意图] 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师:都是那样的充满了生命力!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向我们描绘的春天都是这样的美丽,是这样吗?(是)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诗,体会春天的美,配上音乐,好么?
  (生读《春日》《游园不值》这两首诗)
  师: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下吧!
  (生背诵)
  七、设计作业,自主学习。
  师:学完这两首诗,盛老师有一个提议!平时,咱们这个作业都是谁布置的?
  生:老师。
  师:想不想做老师?
  生:想!
  师:敢不敢做老师?
  生:敢!
  师:好,今天盛老师就给你们这个权利。你来设计一个作业,给大伙儿设计,也可以给自己设计!根据这两首诗,你想设计一个什么作业?
  生1:课外收集一下关于“春天”的诗文。
  师:好啊,需要吗?做得到吗?
  生2:读诗!
  师:有自己的想法!
  生3:创作一首春天的诗!
  师:好,那从你开始,好不好?
  生4:依据诗句画图画。
  师:这个作业创新,非常好!
  生5:把诗的题目换一下!
  师:可以啊!
  生6:把诗改一下。
  师:改成现代文,写下来,是不是?
  生6:是。
  师:写也有了,再说!
  生7:我觉得可以让同学们将诗中不满意的词找出来,改一改!
  师:你的意思是向古代的诗人挑战,改一改他们的诗,对吗?
  生7:是。
  生8:我们还可以对这两首诗评头论足。
  师:好,这些作业我们平时都没听说过的,设计好了作业,盛老师还有一个提议,下节课,我们上节活动课,形式呢,就是把大家的作业展示一下,咱们起一个主题:新世纪第一春。不满意,还可以改!
  [设计意图] 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
                    一时新 
       一枝红杏---满园春色
                    万紫千红
                 查、看、补、换、联

  注:本课在中央教育三台《名师讲坛》栏目示范教学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横看成岭侧成峰
  点评:
  执教者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的巧妙融合,令人瞩目。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又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旧知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教师进修学校周一贯)

  自评:
  一、多方整合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封闭状态,促进各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本课设计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整合:
  1、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即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力求使精读与泛读都能在课堂上示范方法。
  2、新旧知识的整合,做到以旧引新,以旧释新,以新带旧,以新比旧,新旧知识互相融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中的知识经梳理、归纳后有序化、条理化,形成链接、组成知识环。
  3、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结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4、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语文老师主张学习数学老师的精讲多练,学习音、美老师的形象、生动,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整合,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高效,从而得到优化。故而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想象,配乐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追求;又让学生为古诗配插图,迎合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还有多媒体所展示的大幅的春光图,也取到了同样的作用。
  多方整合是以积累语言为基础的。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传统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怎样的积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有人说“智慧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得怎样,既取决于他对外部语言材料及其所涵的信息整理吸收的质量,同样也取决于学生自己头脑中已有相关信息组块的储量及其概括程度。所以积累之功,重在整理构建,形成系统。
  本课的教学设计,多次安排了积累、整理语言的环节。“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一问,调动了所有小学阶段描写春天的语言储量,把它重新整理、构建、形成系统,这样的积累,是个非常强的信号冲击,必定能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巧妙融通
  1、结构上的融通
  本堂课的结构,“曲径通幽”、“有张有合”,“游园不值”就像“一张嘴”,张开后,把“春日”吞进去,然后在里面咀嚼(学《春日》,体会“一时新”、“万紫千红”),最后再把门关上,回到第一首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二句,整个结构是一个圆,首尾呼应,形成“诗里有诗”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这正是和古诗的意境相和谐的。这样的设计,能够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应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2、情感上的融通。
  《春日》一诗以白描手法向我们描绘了一副无边无际的春天的画卷,诗人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游园不值》一诗则通过一枝红杏,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表露的是诗人惊喜的心情。尽管写作角度不同,然而表达的都是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情悟情,去接受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去贴近诗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生发点、契合点,使教师、诗人、学生的情感在同一水平线上共振。
  1)导语激情。教师的导语起着有效的激情作用,关键是要吐真音、抒真情,才能打动人。关牧村的歌声动人之
  处便是真、有个性。传神的导语起到了指点江山、冰消雪化的神效。
  2)媒体激情。适时使用媒体,能起到很好的激情作用。读“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教师可适时打出图片,当学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好象整个春天一下子呈现在了眼前,情绪会一下子激动起来,争相动情朗读,通过自己投入、动情的朗读,“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
  3)朗读激情。朗读应引导学生读出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画画。使“万紫千红”这些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对“出”字的朗读把握,体会“出”为什么读得那么有力、带劲,领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2-02-25/10601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