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枫桥夜泊》教学实录之四

[db:作者]  2022-02-27 00:00:00  零零社区


  时间地点:2010年11月于宜昌(湖北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教研成果展示会在此召开)
  记录整理:潜江市杨市小学漆翠芳(未经本人审阅)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师:同学们,当你们高兴或忧伤时,你会怎样表达?
  生1:读诗。
  生2:读诗。
  师:我们的古人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
  (生齐读《鸟鸣涧》、《静夜思》、《早发白帝城》)
  师:不同的诗,表达不同的情怀。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夜晚水乡幽美的景色又勾起作者哪些遐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停泊。
  师: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
  生:夜晚。
  师:夜晚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静谧。
  师: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再来读一读题目?
  (指名学生读)
  师:你读出了夜的感觉,读出了泊的情怀。真不错。
  二、通读感知,读通读顺
  师: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拿出课文,自由朗读《枫桥夜泊》,注意注音的生字要认真拼读,先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师出示古诗,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投入了,老师真不忍心打断大家。谁愿意做今天课堂上第一个为我们朗读诗歌的人呢?
  (生1朗读)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谢谢你为我们带了个好头。
  (生2朗读)
  师:只要做到字字入梦,句句入心,一定能读好。
  (生3朗读)
  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生4朗读全诗)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也想读。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你们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
  师:好!味道出来了。还想读吗?现在,分男女生读。男生读前四字,女生读后三字。
  (男女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味道,我们还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请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的插图,自由读诗歌,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可以同桌先交流一下。
  (生自学自读,同桌交流)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师: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生1: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
  师:你在用心灵思考,你有诗人的潜质。谁再来说?
  生2: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悠扬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师:好词好句不断从你的心里流出来。谁再来说说?
  生3:第一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师: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你们刚才的话连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同学们,闭上眼睛,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带着我们的感悟,齐读诗歌!
  (生齐读)
  师: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候,本该是干什么的时候?
  生:睡觉。
  师:诗人张继睡着了吗?
  生:没有。
  师:诗中哪个词说明了他没有睡着?
  生1:愁眠。
  生2:愁眠。
  生3: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1:难眠。
  生2:不眠。
  生3:未眠。
  师: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读这个词。
  (生齐读“愁眠”)
  师:有点愁,再读。
  (生齐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诗人为什么愁呢?
  生1:他赶考落榜。
  生2:亲人离去。
  生3:有烦心的事。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下资料。(大屏幕出示,指一名学生读)

                 《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1:失落。
  师:请你带着失落的语气读一句。
  (生1朗读)
  生2:难过。
  师:带着难过的语气读。
  (生2朗读)
  生3:心痛。
  师:带着心痛的语气读。
  (生3朗读)
  生4:绝望。
  师:带着绝望的语气读。
  (生4朗读)
  师:带着我们的理解,齐读第一句。
  (生齐读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对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
        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
        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
        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生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生2: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生3: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生4:孤独。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寂寞。
  生2:孤独。
  生3:忧愁。
  生4:凄凉。
  生5:我觉得这里还可以理解为“伴”,他伴着忧愁无法入眠。
  师:有道理。可见,理解词语不能生搬硬套。正因为忧愁伴着他,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学生随着音乐齐诵全诗)
  师:(伴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境,张继最需要谁来陪伴?
  生1:他最需要父母的殷殷关切。
  生2:他最需要朋友的对酒当歌。
  生3:他最需要妻子的嘘寒问暖。
  生4:他最需要孩子的欢声笑语。
  师:可是这里只有?
  生1: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2: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3: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师:这一“对”,是他心中无限的忧愁,无限的愧疚。天地之间只剩下“愁眠”。但是,听——(播放钟声)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愁上复愁,夜深未眠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地响起,穿过寒霜,紧着水面,飘入船舱,一记,两记,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学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
  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擦干眼泪,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师:同学们,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在这钟声的激励下,他坚持不懈,久别妻儿老母,远离故园,最终金榜题名,考得进士。听,寒山寺的钟声还在敲呢。(播放钟声)来,就让我们带着这钟声特有的意蕴,一起再读这首诗。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师:张继的枫桥一愁啊,愁出了深深的情怀,愁出了浓浓的亲情,愁出了无穷的力量,愁出了无限的人格。难怪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称张继的那场一千多年前的失眠为《不朽的失眠》,推荐给大家阅读。好,下课。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2-02-28/1138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