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昆虫(指含有昆虫的琥珀)是琥珀中的精品,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博物馆、科研和教学单位与收藏家均视其为宝中之宝,不惜重金加以收藏。中国地质博物馆就十分重视此类标本的采集与收藏,除在解放初期收藏一些琥珀昆虫标本外,至80年代以来,即使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仍花重金收藏了不少有价值的、独一无二的琥珀昆虫标本。该馆迄今已收藏200多块含有精美昆虫的琥珀昆虫标本,其中还有一些蜘蛛、拟蝎和植物琥珀标本,成为我国琥珀昆虫标本收藏最多的单位。
琥珀昆虫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琥珀昆虫标本大多来自辽宁抚顺煤矿,虫体在琥珀中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虫体构造、形态特征十分清晰,为准确分类和研究演化关系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经研究,馆藏的琥珀昆虫标本中有6个目(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蜉蝣目、蜚蠊目、同翅目(蚜虫)、鞘翊目、双翅目(蚊、虻、蚤蝇、蝇)和膜翅目(蜂和蚂蚁)。已公开发表的有40余种,除少数为现生种外,几乎都是本区已绝灭的独一无二的新种,形成我国独有的、也是东亚古陆始新世特有的新类群,故建立一个新的昆虫群,取名抚顺昆虫群,代表东亚古陆始新世昆虫的特色。
抚顺昆虫群的建立,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科学价值:
1、在地层垂直剖面上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第三纪昆虫化石主要分布于渐新世和中新世,而始新世的琥珀昆虫较少。在我国抚J顷的琥珀昆虫则大量发现于始新世--第三纪较老的地质年代,实属罕见。同时,这些昆虫表现出更多的原始性状,绝灭种也随之增多,与第三纪较老的地质时代相吻合。
2、在演化关系上
本昆虫群的时代是间于中生代末与新第三纪,乃至与近代之间的转折时代,是古老时代昆虫向新时代昆虫演化的重要时代。因而,抚顺昆虫群的某些份子表现了更多的原始类型,但又呈现出近代昆虫进化的基本面貌,使昆虫群在演化关系上出现了镶钳进化类型(或称过渡类型),这种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昆虫在进化连续线索上的演化来源和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这个昆虫群中的许多种类发生明显变化形成绝灭的相对间断的基本理论,为昆虫准确分类和阐述演化关系提供可靠的论据。
3、在区系划分上
抚顺昆虫群中绝大多数种类系地方性独有的绝灭种,它们与欧洲波罗的海和中美洲多米尼加等的琥珀昆虫完全不同,形成独特的昆虫区系,在世界昆虫区系的划分与对比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4、在地层划分与时代鉴定上
抚顺昆虫群是始新世独有的类群,可以利用这些特有的种类,作为地层划分,对比和鉴定地质时代的根据,从而为寻找相同时代的矿产,为经济建设服务。
5、恢复古气候
抚顺昆虫群中,绝大多数种类,如鞘翅目的鳞片兰绿象虫,双翅目中的蚊、蚤蝇、虻等等,当今栖息于亚热带--热带地区,还有少数种生活在热温带,反映抚顺昆虫群总体面貌属于亚热带气候下的产物与昆虫共生的植物化石、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表明主要为阔叶林、常绿林和少量落叶林,即植物群的基本面貌也属亚热带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昆虫、植物及其孢粉化石共同说明抚顺地区当年处于亚热带气候。由于昆虫对气候分带和生境变换有特殊的敏感反映,因而利用昆虫恢复古气候和恢复古环境,从而为普查找矿服务提供理论根据。
综上所述,琥珀昆虫标本在昆虫演化史和地质生产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地质博物馆所收藏的上述琥珀昆虫标本,部分标本已研究完毕,公开发表在《中国地质学报》(1974),《中国科学》(1979,1981)上,专著《琥珀中的昆虫化石》亦由地质出版社于1981年相继出版。公开发表之后,这些新属新种的模式标本已成为国家的无价之宝,典藏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传于后世。值得提出的是,其中有两块标本:(1)琥珀蜉蝣标本,命名为"中国喜沼小"(philolimnassinicaHong,1979)(《中国科学》,1979)。在世界各琥珀产地中,迄今尚未发现琥珀蜉蝣。中国地质博物馆所收藏的琥珀蜉蝣标本是世界首次发现的标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块标本,(2)鳞片兰绿象虫标本(Hypomesces
Sguamosus Fabricus,1873)。这块标本是迄今在我国所发现的琥珀标本中最大的一块,长64.28毫米,宽31.9毫米。其中所保存的虫体及其鳞片、颜色、绒毛等清晰可见,栅栩如生。这个种是现代生存的种,也就是说,这个种从始新世一直生存至今,延续时间很长,但对气候的变换却十分敏感,是在亚热带气候下生存的特有种类(不生存于温带和寒带),而今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台湾,向南达云南,至印度支那半岛、印尼群岛,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种,是说明当时抚顺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的可靠依据。以后,由子北温带的气候向南入侵,这个种随着亚热带气候的向南退缩而南迁,因而当今这个种仅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在抚顺地区乃至长江以北的温带地区完全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