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月是故乡明” 两案合一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互联网  2020-04-01 00:00:00  互联网

人文主题目标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1.《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

 

2.《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

 

3.《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4.《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

 

5.《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6.《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

 

语言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

 

3.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4.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5.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

 

6.交流表达方法,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

 

5.古诗词三首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思路一: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思路二: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

 

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4.“间”的意思是( );“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5.“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6.诗集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

 

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音:间、数、重、还。

 

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

 

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

 

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二课时(学习《秋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秋思》的意思是()。

 

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3.“复恐”的意思是( ),“说不尽”指说不完(),“行人”指( ),“临发”的意思是( ),“开封”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一、创设古诗情境,复习古诗学习方法(解诗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检查正角、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正音。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全诗思想感情。

 

1.解决课文中“难点、疑点”。

 

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秋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念有乡亲人诗《乡愁》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三课时(学习《长相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 )。

 

2.“榆关”指(),“那畔”的意思是(),“千帐灯”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意思是()。

 

3.“聒碎”的意思是(),“梦不成”的意思是( ),“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思是()。

 

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朗读、背诵全词。

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长相思》

 

2.合理想象,把《长相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乡的词一首

六、改写《长相思》,积累思乡词一首。

 

 

6.梅花魂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爱国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认为我说的是对的,就笑一笑,乐一乐,表示赞成;认为我说的是错的,就拉下脸,一脸的不高兴,表示反对。

 

1我姓谭,从沙河小学来。

 

2我是个男人。

 

3我很喜欢语文,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梅花魂》。(署名权应该是陈慧瑛)

 

4我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梅花魂》这一课的。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这一课,跟我写“魂”。(导写“魂”字,区别:魄、愧、槐。注意:不要读作梅花鬼,不要把“魂”写作其它字。)你知道魂的意思吗?(精神)

 

一、听读知大意。

 

打开书,听我读课文,边听边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情景,想想写了关于外祖父(洪镜湖)的哪几件事?

 

(第13段不读)

 

汇报:(略)

 

从这五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人)

 

我认为,这五件事都在写外祖父思念祖国,作者写的时候很随便,没有什么顺序。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二、研读悟精神。

刚才大家听了我的朗读,再仔细和课文对照看看,你发现我的朗读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从文章所写的五件事,已能充分表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了,为什么还要这一段呢?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离别前一天早上,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时说的)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认为外祖父主要说了什么?

 

3数一数,外祖父一共说了几句话。(7句)

 

哪几句重在写梅花?哪几句重在写人?

 

写梅花: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因此你要好好保存。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把这两句连起来吗?

 

梅花的有名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用“”画出来。(抽读,汇报)这让我想到了王安石的诗《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梅花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板:坚贞不屈)还可怎么说?(坚强不屈、临危不惧)

 

这一句写出了梅花的精神品格,我觉得前半句多余了。(通过对比突出梅花的品格)

 

老师读前一句,(抽生读后一句,指导朗读)再请大家齐读后一句。梅花是最有……(生读)最有……最有……所以外祖父告诉莺儿:这墨梅有高贵的品格,有坚贞不屈的精神,你要好好保存。

 

写民族:

 

请看第五句,中华民族是个怎样的民族?(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有许我有气节的人物,“气节”什么意思?你能说几个有气节的人吗?(文天祥、岳飞等)

 

中华民族有梅花一样的精神,梅花精神也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外祖父的心里,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板:代表)。他爱梅花,实质上就是──深沉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把爱祖国的的情怀全寄托在梅花的身上。你看: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骂:“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导读)

 

他把爱祖国的的情怀全寄托在梅花的身上。你看: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当时,我幼小的心灵是不知道父亲的这拳拳爱国之心的。我只看到他的行行热泪: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我知道当我高高兴兴要求外祖父一起回国时: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外祖父将浓浓的寄思乡情、爱国心于梅花之中,我幼小的心灵哪能读懂呢?所以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时满含深情地教育我。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的爱花之心,思乡之情,我多年后才明白。但外祖父当年的表白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希望: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像烙印一样隽刻在我的心里。

 

文中的“我”1959年回到了祖国。这一别,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文革那个错乱的年代,身带许多海外关系的我,自然安稳不了。我20岁被发配到了山西的太行山地区的平顺农村,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农民。

 

6年的农民生涯,我住的是窑洞,严冬风雪侵袭,狼群野兽时常来拱门。吃的是糠窝窝榆皮面野山姜。喝的是长满了虫子的旱井水。胃溃疡、关节炎……许多病症都有了,这哪里是一个出身富裕华侨人家的小姑娘可以忍受的?我前途茫茫,海外的亲人都劝我出国。可我咬咬牙,忍受下来了,我不能放弃与背叛当初归回的祖国。我把青春中最美好的6年岁月留给了太行深山。

 

我记住了外祖父的希望。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我可以骄傲地对九泉之下的外祖父说,我已具有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气节。有了这些经历,我也对外祖父的梅花之恋,有了更深的认识,读: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总结板书:

 

课文围绕我的外祖父,写了五件事,在他读古诗落泪和不能回国恸哭两件事中,他的爱国心,思乡情得到了直接展现。在海外,他把梅花作为祖国代表,于是我弄脏他的墨梅,他便大发脾气;我离开他回国,他却把心爱的墨梅画送给了我;上船时,还赠我一块绣血色梅花的心绢。他把深深的爱国情怀全寄托在了梅花身上。梅花魂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板书:

 

 坚贞不屈(代表)

 

 梅花魂 中国心

 

 痴心不移(眷恋)

 

6.梅花魂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法点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初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梅花图送梅花巾)──爱梅”→“品梅,学习第二、四件事,体现学,体会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感情──放手自学一、三、五件事(读唐诗宋词、不能回国、送梅花手绢),体现学,发展能力。──转换迁移,写读后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写、积累新词。

 

2.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的五个事例,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抓住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学 案

教案

初学提纲

 

1.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颇负盛名、漂泊、气节、欺凌、珍藏、顶天立地、玷污、秉性、眷恋。

 

2.读通读顺课文。根据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3.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4.用连结事例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三、默读课文,指导学生按现实回忆现实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四、默读课文,归纳五个事例,归纳主要内容(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梅花图送梅花巾)

第二课时

学 案

教案

深学提纲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作者用了( )的写法表现华侨老人对梅花的珍爱。

 

2.华侨老人为什么爱梅花?请勾画赠送梅花图中作者爱梅花原因的句子,批注思考:

 

(1)梅花有什么品格?

 

(2)中国人有什么品格?

 

(3)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似之处?华侨老人赞梅花就是赞美中国人()的精神,借以表白自己()的中国心。也希望外孙女像她一样有一颗()的心。

 

3.外公教读了哪些唐诗宋词?为什么?

 

4和妈妈回国前,外公为什么哭?

 

5.船快开时,外公为什么送我梅花手绢?

 

6.课文开头、结尾有什么关系?

 

7.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

一、复习回顾,揭示学习任务:

 

(1)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对祖国的感情

 

二、从爱梅”→“品梅,学习第二、四件事,体现学。

 

珍爱梅花(因为)梅花不畏风霜雨雪,坚强不屈,象征中国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华侨老人借梅花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中国心。

 

三、放手自学一、三、五件事(读唐诗宋词、不能回国、送梅花手绢),体现学,发展能力。

 

1.勾画重点语句,批注体会。

 

2.精讲关键词句,体会华侨老人热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开头、结尾写法特点

 

1.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2.突出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摘抄令人感动的语句。

 

3.读后感:读《梅花魂》后。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附: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7.桂花雨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法点睛

 

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①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②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③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回读全文,归纳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的写法特点

 

──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学 案

教 案

学习提纲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小时候念在家乡──中学时在杭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二段。“小时候”主要写了( )、( )、()、( )那几件事。“读中学时”主要写了()、( )二件事。

 

3.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1)勾画喜欢桂花香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摇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摇桂花的动作有( )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 )。摇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桂花”“带桂花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写了(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 )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小时候:1.爱桂花 2.送桂花3.摇桂花 4.收桂花──读中学时:5.赏桂花 6.带桂花

 

二、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1.研读作者爱桂花香的语句。

 

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

 

2.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

 

摇花乐   童年乐

(1)抱 摇 喊

 

 桂花雨

 

 (怀念童年、思恋家乡)

 

(2)仿说句子(练习提纲例12)

 

3.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

 

三、回读全文,研讨写法特点

 

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

练习提纲

 

(1)背诵摇桂花的段落。

 

(2)仿写句子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也比不上()

 

2:桂花在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纷纷落下来,我们( )。我喊着( )

四、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8.小桥流水人家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的作者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悟;二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法点睛

 

读题想象描述画面──自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细读课文,与自己的想象对照,师生探究作者怎样用人、事、景、物表达思乡怀乡之情──积累思乡怀乡之情之优美语句。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 案

教 案

学习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

 

1.读通读顺课文,生字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特点,按写景文格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

 

流水:美丽 自然

 

 

小桥

 

 

人家:优闲 恬淡

 

喜爱、赞美、怀恋、思念家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领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景与物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B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B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①抓鱼、虾、蟹②丢野花③摘茶叶④赏野花)

练习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写景文阅读迁移练习:黄冈新课堂《外婆桥》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0-04-05/2319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