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该组课文的教学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的。这个提示语比较概括,专就《唯一的听众》这一篇课文而言,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描写应该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作者落雪(据我有限的资料可考,可能是郑振铎的笔名)的心理活动描写应该是读懂这篇文章必须拥有的语文意识和语言敏感性,这也是这篇文章行文前进的主要发展线索。那我现在就先从作者落雪开始细读文本吧。
一、作者篇
本文在语言上,虽然多处地方没有直接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但很多语言隐含着、透露出心理活动印记。对于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可谓非常成功,全文无一字写他不自信、比较自卑,但无论是家人的嘲讽也好,还是自我的心理感受也好,甚至是作者的个体动作语言也罢,都映射着作者的内心活动变化。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在家里练琴应该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也无非是练习了“数次”——大概也就“几次”,顶多七八次吧,家人却嘲讽我“简直”是一个“白痴”,这种近乎对心灵和人格辱骂性、否定性的打击,肯定会使人心情失落,因此作者感受到“十分沮丧”也是情理之中的。为此,他“不敢”在家里练琴了,“不敢”就表达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自信、沮丧、害怕如惊弓之鸟般的受过打击的脆弱心灵,这一段关于作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文字,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的话,不难发现,作者在家里遭受家人的辱骂、冷嘲热讽后,人的心理活动往往会越出常规,首先越出理性的常规,导致这种越常规的动力,就是人的情感。由于人的情感到无法发泄的地步的时候,情感冲击着人的心理、人的理性,于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如“不敢在家练琴”、感觉一片小树林也是个“练琴的好去处”。
那么接下来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动作描写以及在小树林中引发的一些美好联想,这些动作描写与想象背后均影射出作者的心理活动。关于这点,将在后面的有关动作描写中具体说明。后文的比较显性的心理活动描写还有如,“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些均是比较明显的心理描写,作者从失落、不自信到慢慢变得愉快、有些自信是明显能够通过字面理解出来的,这里不再作赘述。
读者要在心目中有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感知,就得读懂关于他的描写的一些具体可感的语言,全文笔墨多数集中的心理活动描写上,少有几处关于动作、语言的描写。既然不多,那么我就摘录下来作自己的解读。首先关于直接的动作描写,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介绍,“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这是作者来到从不敢在家时练琴后发现的一片树林里的第一心理感受。虽然可能由于当时家人正在休息,“我蹑手蹑脚”地走出门怕打扰他们,但如果我们用还原法,来揣度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极有可能是怕自己要出门去练琴而被家人看到,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嘲笑与讽刺,所以作者出门是“蹑手蹑脚”的,是一种害怕的、不自信的心理,这里是出家门要去练琴的第一感觉。但感觉往往又是复杂多样的,作者不仅有些不够自信、有点期待地出了门来到树林,但他当下又感觉是神圣的,这是作者向往自由练习的心满意足、暂时解脱心理压力的第一感觉。为什么作者刚来到这片树林会有如此美好的心灵感受呢?这种感觉与当时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在第一自然段中,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是这样的:“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木,地上铺满了落叶。”这个地方在作者眼里是练琴的好地方,这是因为一方面这里没有家人、没有他们的冷嘲热讽,心灵可以求得暂时的安静;而另一方面,这里的环境非常安静。这里又怎么理解呢?我们注意这个词组:铺满了落叶。可见当时落叶之多,鲜有人迹,当然也更别说有人来清扫了,可见小树林是安静的,是作者向往的、不会受到信心打击的一个安静之隅,这一点也可以从后文“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一句看出,当时落叶应该是比较厚的、是很蓬松的,这样走在落叶上才会有声音,与前文是相呼应的(之所以听起来会像悠悠的小令这与当时作者的心理活动分不开的,到后文再述这个问题)。按照这样的逻辑想下去,那么这片小树木应该是比较安静的,是不会有人的,哪怕我拉提琴拉得再难听,也不会受任何人的嘲讽,毕竟作者快经受不住别人的否定、嘲笑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的心灵、心情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了:面对落叶,他不再有自卑、失落、紧张、担心的感觉,他来到这个清幽的“独立世界”仿佛一下子脱离凡尘一般,任自己的心灵与想象驰骋,这可以从“悠悠的小令、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看出来。作者比较满意这个练琴的好去处,哪怕只是这小树林,哪怕地上只有铺满的落叶,没有斑斓的小花小草,他也非常满足。在这样的心态下,他放松自我,解放自我,俨然进入一个童话理想之国。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曾经被压抑的情感触角一下子张开了,所以他觉得自己心里充满了神圣感,沙沙的足音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自己所做的不是在拉琴,仿佛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一般,这些感触与作者心里被压抑着而后又得到心灵的放松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作者心理变化的表现。可见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其实反映的是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不过作者的美好的内心感受属于自己也就一瞬间。当他开始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开始拉时,曾经的不够悦耳的小提琴声把他从美好的心灵世界中拉回来到现实当中来了,作者说,“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这里又开始回到了心理活动描写:作者依然是不自信的甚至自卑的。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开始来到树林是充满期待的,但后来就后悔了,说明起初的打算只是一时的不得已的决定,这种决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这里有个心理问题,表面的、一时的决定也许是理性的,但却经不住感觉和情感的考验。
还有一些动作描写,如“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我们可以透过“吓了一跳、准备溜走、摇了摇头”这些动作去想象:当时作者可能是突然看到身后坐着一位老人,着实怔了一下,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可能是低垂着头,脸一下子羞红了,急急忙忙收拾东西想溜,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是非常的不自信,哪怕老人安慰他、鼓励他——“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作者依然没有信心,他连跟老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行文至此,无一句作者的语言描写),即使他要说话肯定是结结巴巴的,现在连吞吞吐吐的话都说不出来,仿佛噎住了似的,只是“指了指了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这些动作描写仍然是作者当时心理的传神体现。心理活动描写贯穿、牵引着动作描写,这还可以从第八自然段这一处动作描写看出来:“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这是作者在老人的肯定、希望、鼓励、赞许的言语中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之后,有了自信的心理(如,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后勤奋刻苦练习的表现,动作描写反映了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作者的心理由开始的不自信到现在的渐渐自信起来,作者练习拉琴也从开始的不敢在家里练琴,到现在的在家里练习了。
关于作者个人的语言描写,文中就只有吝啬的26个字:“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这一语言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向作者的妹妹介绍老人,重点介绍了老人的外貌特点——“非常瘦,满头白发”,只7个字,这样节省笔墨地简略地写是因为前文已经基本介绍这些特点,以免重复,但为什么不省去呢?如果省略了不写,作者的描述可能不容易使他妹妹联想这位名师是哪个人。用这7个字描写老人的特点,不浓墨重彩,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形容,却与老人的精神状态是十分相似的: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这或许是作者高深的语言功力的无形显露吧?亦或许是我解读太牵强附会了?
二、家人篇
前面花了较大篇幅解读作者的心理变化,然而促使他心理、心情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的主要导火索,主要的是他的家人——他父亲和他专修音乐的妹妹。这篇文章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总共五句话,他们给人的感觉是:说话表达不顾及人的自尊心、不善于鼓励、言语少分寸。这个特点的代表人物就是文章的“妹妹”,对于她是直接的语言描写——“‘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你竟说她是聋子!’”尽管这一段话在文章的结构上、情感结构上可谓是艺术匠心的一笔,没有这一笔,文章的情绪高潮就达不到,阅读期待也落空。不过,从这段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家人的浅露、外露,不善于以婉转的方式表达,不善于以含蓄的方式教育作者。这与文章另一主人公(老人,即音乐学院的教授)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形成这种对比的却只有短短的五句话,可见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是十分成功的。正是因为家人的冷嘲热讽,老人给予作者的一个眼神亦足使作者深感羞愧、兴奋;正是因为家人的不善鼓励,老人给予作者的一句关切的话语就使他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正是因为家人对作者的心灵打击,老人给予作者的支持、期待、肯定与鼓励使他深觉弥足珍贵,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老人篇
关于文中老人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动作神态描写,不难发现,均有个共性特点,即她总是“静静的”,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我”,静静地期待着,静静地打着节奏……这与个人的精神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如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园的首席小提琴手,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老者。她言谈举止总是波澜不惊,但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很深的,无论是与人交流、看人的眼神、教育人以自信,都给作者甚至我们读者一种安娴而美好的感受,这是人物形象所散发出来的艺术生命力、精神感染力,也正是不华丽不堆砌辞藻的朴素语言、朴实人格所带来的阅读美学享受!如果非要找一些比较生动的,有点诗意的言语的话,那么我想只能是以下三个方面了。
第一个方面,老人的平静的眼神。文章有三处描写老人的眼神,如,“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老人一开始静静地坐着,可能并不想打扰“我”独自练习,也可能她住在12号楼,或许对“我”在家里练琴受讽有所耳闻,故想尽可能安静地坐着以免使作者担心害怕,至少这样静静地望着作者是在用默默的眼神鼓励他。而老人一直很平静地望着他,对作者是非常有耐心的,更是相信作者的一种表现,这种无言的鼓励,一直陪伴着作者的点滴进步,老人的默默无言、静静注视,是作者获得坚持拉琴的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这是一位诗一般的老人!
至于,老人的眼神平静得深深的潭水,这还得从“潭水”这个意象说起。李白曾写《赠汪伦》诗,其中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潭水”也作为友谊、感情深厚的意象代表。“潭水”其实正如一位沉思的哲人。它静默地坐在回忆和展望的坐标点,洞察幽微,观照来去,实现了静和动的完美结合。感受潭水,比如倾听花朵孕育和开放的声音,需要我们用灵魂。感受潭水,是我们感受生命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从这些意象中断章取义:老人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是不是老人给予作者的教育之恩、关怀之情如潭水般深厚呢?是不是老人也正如一位哲人,洞察作者不够自信需要鼓励的内心世界呢?如果这样来理解,我想用深深的潭水来理解老人的眼神是比较容易的。不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恐怕这样光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老人的外貌描写。关于这点,前文已经提到了一些,这里补充一点:老人虽然身型瘦削,满头银丝,但她给予人的整体感觉是慈祥可亲,面善儒雅,给人一种如沐温暖春风般感觉,难怪一个几乎丧失练琴信心的青年在老人的无言鼓励下找回了信心,而且所演奏的乐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这就是人格的力量,这是老人的诗一般的心灵的外在显现,人格的力量在展现在外在情貌上、展现在一举手一投足之中。
最后说第三个方面——老人的诗一般的语言。文章直接描写老人语言共四句话:“老人叫住了我,‘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话语虽然从字面上、情感上看来是句句真诚,但从客观事实、理性的角度来觉知的话,这是老人保护作者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种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从老人说的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老人非常的谦虚有礼、态度和气,与前文所描述的作者的家人简直天壤之别。言如其人,老人的语言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她美好心灵、诗一般心灵的体现,这样的老人肯定是一位诗一般的老者!
不过,这里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的理解。从我们的常规思维来看的话,那些字句稍微整齐的、有些韵律的、形式如诗的文字形式像诗。而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认为,“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诗以文字意义和声音节奏来咏叹情趣。”如果以朱光潜先生对诗的理解来看,那么情趣性是诗的一个基本表现特点。文中,老人无非是说了两句话——“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无论看形式还是内容均不像学生意识当中的诗的样子,怎么会说是“诗一般的语言”呢?如果我们用文学分析的还原法来理解,按朱先生所说的诗的情趣性来看的话,可能就能容易理解了。当时作者在练琴是不自信的,甚至还是有点自卑的,家人是从来不好好听他练琴,更不要说用心听了,他们无非听了几次就妄下定论,一棍子打死了“我“的美好的练习愿景,对“我”的心灵伤害是非常大的。然而,老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的。”老人愿意听作者的如锯床腿般的声音,而且是用心感受,这对于我来说是从来就没有听到过的,有如喝了蜜一般甜,“我”的心情愉悦起来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但在我听来是美好的,诗意一般的。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是诗一般的语言,而且这语言已经超越了诗!还有,老人说,“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老人甘愿把自己当作是听众,这这个角度来观照的话,那么“我”至少是一个演奏者,或者说是一个演员,这对“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我”心里的感觉肯定是美好的。而且老人愿意每天早晨来做听众,这里通过一个倒装的句式强调“每天早晨”,这对于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有人愿意来当听众可能说明“我”拉的曲子还不那么差,而且愿意每天来听,更可能说明“我”拉的曲子能够陪伴这位“耳聋”的老人,尽管她“听不见”。作者知道了老人愿意每天来听她拉琴,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在家里“数次”拉了以后就受到嘲讽是完全体会不到的美好内心感受,这种体验是非常美好的,这种当下的情感也是非常美好的!老人这样的语言所带给作者美好的情趣如同诗一般!尽管老人的这句话也普普通通,但它所产生的对于作者心灵的触动是无法用言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即使是诗也未必做得到。老人所说的触动了作者的内心深处被掩埋长久的美好感受的语言肯定是诗一般的语言,哪怕在形式不像一首诗!这样的语言,只有心灵如诗一般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语言也只有如诗一般的老人才会有!
有这样一位诗一般心灵的老人在无言地默默鼓励我,我从一个即将走到自卑、绝望的学习悬崖边缘的时候回转过身来,看到了一个诗意的美好世界——只要找回自信、拥有自信,努力练习,肯定能够奏出美丽动听的人生乐章的!后来,拉小提琴成了作者——郑振铎无法割舍的爱好。尽管拉提琴并不是他今后的主业,但这是他无法割舍的、已经融入到他生命当中去的爱好,这是因为文中的老人以诗意般的、美丽的谎言保护了一个小伙子即将丢失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对于他今后的人生道理可谓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指引是人生航道的灯塔,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郑振铎之所以成为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就是由于一个老人曾经以无言的鼓励、美丽的谎言让他重塑信心,为此,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面对成功还是坎坷,他都会不由得想起这位“耳聋”的老人,这位在心目中、生命中唯一的、永远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