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九册课文]
10* 书圣王羲之
农历三月初三,春光明媚,40多位文人墨客聚会于山阴的兰亭。他们在亭子旁的溪水边,摆上佳肴和笔墨纸砚,又将斟了酒的杯子浮在水面,让酒杯随水漂流。文士们随意从溪中取用美酒,乘兴作诗,一时佳作纷呈。谁来写篇文章记叙此次的文坛雅事呢?只见一位文士,取过蚕茧纸、鼠须笔,迎着和暖的春风,兴致勃勃地提笔疾书,一挥而就。这篇用行书写成的作品,共28行,324字,写得雄健有力,自然潇洒,真是出神入化。全文20个“之”字,各具神韵。
这位文士,就是被后人尊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写的这篇书法作品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王羲之出身东晋门第最高的王氏家族,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最初,受到叔父的影响,不久,又跟随女书法家卫铄学笔法。他学习专心,隶、楷、行、草各种字体,无不擅长。后来,他吸取历代书法家的长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新体。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远近闻名。山阴有位道士很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苦于无缘开口。他听说王羲之喜欢鹅,就特地喂养了一群白鹅。一天王羲之坐船路过,看见这群鹅,非常喜爱,提出要买。道士说:“我的鹅不卖,如你替我写下《黄庭经》,倒可以全部相赠。”王羲之求鹅心切,回家提笔就写。这样,道士用白鹅换得了王羲之的墨宝。
王羲之如此爱鹅,与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他认为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齐力拨水,全身精力都贯注于笔端,这才能运用自如。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他的书法,笔势开放,富于变化,有时如浮云般飘逸,有时像惊龙般矫健,而结构又十分严谨。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成就,与他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密不可分。他小时候练习书法时,走路、休息都在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心里一边想着,手上还一边画着。日子一久,衣服都被他画破了。
〖已完成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