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十册课文]
17 * 袁隆平访谈录
支持人:有人算过一笔账,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发明并推广杂交水稻以后,现在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袁隆平为解决人类饥饿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天,我们荣幸地请来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袁先生,您好!
袁隆平: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修铁路,修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我们是很有把握的,因为我们的小面积实验。已经达到900多公斤、1000多公斤,甚至1100多公斤。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苦吧?
袁隆平:哎,十几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不过,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1962年,我发现一个特别优良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我试种它,每天去观察,精心培育,种了1800株,到抽穗却大失所望:稻杆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的大,小的小。我坐在田边感到非常失望。就在这个失望当中,我突然有了灵感,哎,这个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选用的稻种是天然的杂交水稻,有杂交的优势,现在长成这样,其中必有原因。试种失败促使我下定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
主持人:几年前,有一家电影制片厂为您为原型,拍摄了一部八集电视连续剧。您觉得,这个电视剧里的袁隆平是您吗?
袁隆平:不太像。
主持人:哪不像呢?
袁隆平他搞得太严肃了,不像我的个性。
主持人:您的个性是什么样呢?
袁隆平:我年纪虽然大,个性却像小孩子一样,童心不泯,我爱跟年轻人一起玩,喜欢开玩笑。
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主持人:您能说说自己取得成功的实验吗?
袁隆平:我总结自己的研究过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在科学上,必须一往无前。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自以为有老冀伏枥的壮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科学本色——袁隆平》改写
〖已完成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