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设计及反思】
《水》是一篇叙事散文,属于文学作品。我们阅读文字,仿佛走进了一部电影。由远而近出现了三个场景:远足担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三个场景很有典型性。挑一担水来回跑二十公里,得等一个小时只能挑一担回家;一场雨下得很大却很少有淋雨的机会,所以全村老少都出来洗澡;只有一勺水却流了那么长时间,让兄弟四个从头到脚都舒服与满足了。巧妙的对比,宏大与细致的场景描写,苦与乐的生活体会,能看出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文的匠心。
散文有散文的特点。这篇散文之“魂”在于对人生世相的思考和生存之理的探索。文本最美的特质就在于给了我们生活的哲思。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于生动的文笔穿越艰苦的环境而喷涌出的一股暖暖的痛快的气息,更来自于对艰苦环境下苦与乐的追问,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对生活的意义仔细掂量。这是一个讲述苦与乐的故事,表达了艰苦环境下乐观的生活态度,也给了我们一个主题“快乐生活,笑对人生”。
马朝虎的作品,情感细腻,表达真切,感觉细致。这些文字并非只是“语词的组合与排列”,不是句子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的支架和空间,在这些支架和空间中弥散着、生长着、流淌着的是作者进而是读者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情感。文本细腻的描写,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在给学生的感觉、知觉、情绪、心境带来与日常感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值得儿童好好品味与咀嚼。我坚信,文本细腻的感觉、细致的描写能给学生语言文字的感觉与领悟,使他们从中体会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哲思。
如何引领学生在文学中漫步,感受散文的文化情韵,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文字铺张的情境中徜徉,获得丰富而细腻的感觉呢?“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主要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讲的。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说明教学方法为什么不同,也无从判断哪些教学方法是合理与合适的。
为了把教学方法原理层面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使我们所倡导的“理念”不致虚脱,我从教学内容入手,把课文放入“快乐生活”的人文大主题中作为精读课文教学。教学内容以“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策略以“感觉”为纽带,综合运用感性化的文学审美方式。教学结构是在画面推移中找感觉,悟感觉,话感觉。把课堂教学定位在用文学的方式教出文学味,以提升“语言的审美”品质。需要突破的是作者的文学语言、对生活的感觉如何融合学生的感觉。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读准“膝盖”“勺子”“储水”“扇”“血”等字词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的感情指基于文本情感的情绪、语气、声音的恰当表达。)
2.通过感悟、想象、联想等方式圈画与批注、诵读与品味、比较与咀嚼,不断丰富场景描写的“意义空白”,懂得文字细腻的描述能带来真切的感受,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获得联想,激发情感。感受作者在艰苦生活环境下的乐观态度,培养儿童文学阅读的感觉意识和感悟能力。
3.从《水》拓展阅读一组以“快乐生活”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和作者对话、和生活对话,用乐观的态度感觉生活、笑对人生。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词语入手,说说“感觉”,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词语:
水平如镜 清泉潺潺 碧波荡漾 洪水滔滔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词语,选择一个说说读了以后的感觉。
2.教师总结,说明词语能把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乃至情感、联想全都调动起来。从词语引出课文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阅读全文,梳理脉络,“感觉”比较
1.出示三组词语:
一勺水 膝盖 储水 水窖
麦秆扇 扇风 血 血管
钥匙 狗尾巴草
(1)指名朗读三组词语,正确朗读“膝”“窖”“扇”“血”“钥匙”“狗尾巴草”的读音,掌握“膝”的笔画。
(2)出示“水勺、水窖、麦秆扇、钥匙、狗尾巴草”的图片逐一认识。
2.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经常遇上严重干旱,干旱的最大原因就是降雨少,气温高。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想象一下,干旱缺水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课件出示缺水村庄图片以及人们排长队等水的场景,根据回答,板书:苦)
3.课文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书,朗读课文,用心体会。
4.读了课文,你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
(根据回答,板书:乐)
5.为什么我们的感觉是苦,而文字带给我们的感觉是乐呢?我们再次走进文字。我们读一个文学作品,有时会像走进了一部电影,文中的一个物品、一段场景,都会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请你浏览全文,你读到了哪几个场景呢?
(根据回答,板书: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
[意图:在老师的心里,文本是有整体形象的。这一担水、一场雨、一勺水是全文的红线,贯穿了整篇课文。艰苦与快乐的主题词不是凭空而出,而是通过阅读感知整体形象,让学生寻找那份最原始的感觉。通过感觉对比,体会出生活与文字带来的苦与乐的感悟。]
三、品读课文,移情入境,“感觉”挪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担水是怎么来的呢?
(点拨:走多远?等多久?为什么只有一担?体会和我们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相比,这“一担水”的不易。)
2.如果把这个小村庄拍成电影,你们认为用什么颜色作背景呢?
(点拨:朴实的文字却能在我们心里烙上色彩的痕迹,这就是语言的感觉。)
3.一起朗读,注意语气,读出灰黄背景下的苍凉感!
4.教师: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雨”。这场雨给孩子和大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会读书的孩子能从文字描绘的镜头中看到听到许多的东西。可以是一幅画面、一个镜头,也可以是一个物品、一个声音。
5.学生自主阅读。
6.教师:看到过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吗?这里的哪句话带给你特写镜头的感觉?
(课件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1)指名朗读。这句话中哪些特写镜头是一下子看得见的?哪些是需要联想领会的?
(2)从“奔跑跳跃”联想到又一个怎样的镜头呢?从“大呼小叫”联想到又一个怎样的镜头呢?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中的水。这一个“吃”字,就把我们眼前的画面定格了!闭上眼睛,(老师范读句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吃水的脸?文字的特写让我们看得真切细致。
7.孩子们雨中狂欢的镜头被我们定格了,大人们的特写就更有意思了。课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你能继续联想出一幅幅的特写画面吗?想一想再说。
8.文字往往有许多“留白”,被我们的想象丰富了,就能看到生动的画面!这就是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你准备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个场面?如果给朗读配上音乐,配上怎样的音乐比较合适呢?(欢快的情绪、宏大的场面)
9.根据学生的回答,配上相应的音乐集体朗读。引导评价:用怎样的语气、情绪把自己感觉到的气氛读出来?
10.这时,你们觉得整个画面还是土黄色、灰蒙蒙的吗?那是什么颜色呢?
[意图:儿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文学语言给予的身心体验,尤其在对“意义空白”的填补联想中还原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帮助学生对关键的词句产生真切的体会,获得真实场景的体验。朗读配乐、画面联想、色彩引入,将文本语言转化成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获得感觉挪移。这时学生不单单是一个读者,也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获得审美意义上的“同感”,对蕴涵的思想与情感有自己的觉悟。]
11.一场雨给老老少少带来那么大的快乐,可这场雨来得毕竟太少了,炎热的夏天,孩子们就等着母亲打开水窖冲凉了。大家静心默读4、5自然段,想想这“一勺水”带给孩子们什么感觉呢?把你有感觉的文字画下来,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把自己的感觉写下来。
12.指名学生朗读最有感觉的文字,并说说写下了什么感觉?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阅读这段话。(课件出示两段文字)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又滑过了我们的全身。
(1)指名朗读。
(2)一勺水从头到脚很快就流完了,为什么作者要写水流过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呢?这么写多啰唆呀!老师写得多概括呀!你们觉得是作者这样写好还是老师这样写好?前后四个同学讨论一下,说出你们的理由。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两段话的对比阅读,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朗读,体会文中精细的描写带来的细腻感觉与真切体验。引导学生想象:“一勺水”像小溪流滑过全身,作者的心里仿佛对水说什么呢?来体会作者的心境。并从“滑”中体会美妙的感觉。
13.如果我们把这一勺水冲凉拍成电影的话,什么画面该被放大?
(课件画面:水从勺中滑落,并配以舒缓的音乐,学生分组朗读这段文字。)
14.指导学生用朗读传达出这最细腻最真切的感觉:现在我们就是小马朝虎们,“我们四兄弟就像……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反复朗读体会用怎样的语速与语调表现这种美妙的感觉。
15.练习背诵这段话。
16.这水就这样缓缓地流淌着,滑过我们的肌肤,每一个毛孔、每一寸肌肤都在说舒服。水啊,流淌在小马朝虎们的身上,也流淌在我们的心中。如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水滑过全身的感觉,你用哪个词?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又用哪个字呢?(渴)
17.每一寸皮肤都在吮吸!渴呀!母亲却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为什么不说“渴”而说“饿”呢?
18.现在留在你心中的是怎样的色彩?(色彩逐渐丰富)
[意图:作者对水的细腻感觉儿童是不可能有的,更写不出来。内心的视觉、听觉和肤觉,这些艺术的感觉也只有作家才有。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性,深入语言层面联想、比较阅读,把真切细腻的感觉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把兄弟四个对水滑过全身的美妙的感觉表现出来,这种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目的就是为了体悟觉察作者的心境,获得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马斯洛把“高峰体验”比作“去拜访个人意义的天堂”。此情此景中,儿童是否也已经感到生活的艰苦和艰苦中的快乐与我同在?]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拓展阅读
1.同学们,我们从一上课就在说感觉,谈感觉,我们从画面中找感觉,从语言文字中品感觉,从作者的心境中悟感觉,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对什么的感觉?
(板书:感悟生活)
酸甜苦辣皆生活,喜怒哀乐皆人生。关键看我们用怎样的心境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2.学到这儿,你们觉得作者马朝虎会是个怎样的人呢?马朝虎是一个新闻记者,并不是专业作家,他极为爱好文学。文学能让一个人的感觉细腻起来。老师把马朝虎先生的作品编成了阅读手册送给大家。打开阅读手册,我们来读一读几篇作品的题目:《微笑》《腊梅香》《笑一笑》,从作品的题目中读出了什么?
3.老师也反复读了马朝虎的其他文学作品,发现“快乐”二字一直是他作品的主旋律,他用文字把艰苦环境下对生活的快乐态度表达了出来,我们都能从中受到感染。我们一起读《手册》的前言:
种种的苦,种种的难,都是要把你造就。因为有苦才明白乐的可贵,因为有灾难才能明白平安的可贵。
4.课后,大家继续阅读马朝虎的作品,感受作者的生活态度。写一篇马朝虎作品读后感。愿同学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获得力量,在对生活的感受中找到自己的感觉;愿这缓缓滑动的水永远滋润同学们的心田。
[意图:语文教学担负着促进文化濡染的使命,让学生构筑起无论是知识、精神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毫无疑问,课尾把主题阅读拓展开去,对实现这种濡化是至关重要的。以“快乐生活”这一人文大主题统领的课程,《水》是其中重要的一篇,为同主题文本的阅读提供了范例。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中将作者、自己、生活联系在一起,获得“快乐生活,笑对人生”的启迪,使其个体的生命成长具有鲜明的文化内蕴。]
【总论及分析】
文学教学的重点是遵循儿童的审美特性,突出人文精神的熏染、鉴赏能力的培养,结合表演艺术的训练、情感体验的深入,这些最终都必须转化为儿童的语文素养。全文三个场景,每一个场景提供给儿童一种文本的直觉。老师引领儿童将文本语言转化成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其目的就是获得文本的直觉意义,这其实就是儿童对作家用文学语言表达生活态度的觉悟。
文学语言的审美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师生共同创设的特定的语文课堂文化境遇中生活性地再现。文学情境应是富于情感色调、充满智慧张力、具有审美效应、融通生活世界,并能激发儿童活动冲动的教学空间、氛围或场景,能从多维视角,促进儿童语文学习自然潜能的激活。我们的教学要防止有意无意地让学生走出作品情境去进行割裂式的枯燥的工具性学习。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不仅有教师的教学艺术,还要有教学方式的综合与艺术化。儿童学习的本质是综合、融通的。语文与其他形态的人类文化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联。教学中将文学以外的音乐、画面、语言艺术带进来,就是为了丰富语文课堂的文化意蕴,让儿童在艺术营造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意思、意味、意蕴。
我们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课堂主要的心理活动是认知性的。我们可以追问:儿童的心理活动除了认知性外,还有什么?情绪、意志的活动和认知的活动哪个是前提?专家们认为,情感是早期儿童关注世界,和世界建立关系的第一条纽带。从根本意义上讲,心灵的活跃、活动是和知识基础同样重要的基础。学生心灵的“活力”既有驱动力作用,又有调节、伴随、辐射和引领作用,也应当是目的性的,都应当作为学习的基础或结果。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儿童学习的情感力活跃起来。这里的情感力就是体验力、感受力、觉知力。因为有感情伴着认知经历学习过程,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对知识的爱就会升华,学习活动也变得生动活泼。
我以为儿童的文学阅读应以语言审美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一切感官进行审美感知,达到表象再现,悦耳悦目;情绪体验,悦心悦意;行为意动,悦神悦志的审美境界,构建起富有诗意的文学学习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