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意图
《故乡的元宵》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课文,本板块凸显“民俗”这一主题。由两篇课文组成:沈从文的《腊八粥》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当今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些淡漠,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引导孩子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借助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我引领学生走进“民俗”,感受“民俗”。
文本主旨: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对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本篇文章详略得当,教学时别有一番情趣,耐人寻味。
二.背景聚集: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县城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写作上受沈从文先生的影响,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纪游仿古,谈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汪曾祺以充满诗意的心态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交融,营造出心灵澄静的艺术境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4.体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像画面,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
四.文本解读:
现当代散文的教学,犹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去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是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将担负起生命语文回归的重任,因为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早就浸透到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中。教学本课,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追求:
(一).注重语言的体味,把握“神韵”。
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精彩的影音、图画或教师深情的导入后,学生初读文章,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蕴含于“形”中的“神”。本篇文章,作者“意在不言之中,初读之后,我便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一说。从中我们便找到了这篇散文的“神韵”!是啊,不热闹,而且白天没有晚上热闹,一切都浅浅的,淡淡的,看似无味,实则有声。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无论是理解重点词语、段落,还是赏析语言,感悟人生等就都有“神韵”可依,自然水到渠成。
(二).抓住文本情感“线索”,理清情路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往往受制于自己肤浅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对文本的理解难以深入体悟,他们阅读散文时常会因为结构、内容上的“散”而感到难以驾驭。本课阅读从始至终我都带领学生抓住意脉这一散文的命脉:本文中作者故乡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文中说“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由此,便拓出较为开阔的认知领域,让学生获得对“文学”、“文化”的多重感悟能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阐释和鉴赏能力。
(三). 品味语言,理解重点。
本文的美在于其有外在的语言美,还有其内在的意蕴美,这种美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此,对于感悟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多变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本课中有很多重点句子需要我们揣度品味,如:“没有狮子灯,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是一个排比句,连续用了五个“没有”,说明故乡的元宵活动很少,一点儿都不丰富。读下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突出了故乡元宵那份特别的安静。还有这句话,“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屋里的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的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不同的人的屋子里点了不同的灯,但都明亮而温柔,让人的心里那么温软,安静而并不枯燥,淡然而又充满了温馨,更体现了家乡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孩子带着想像去读,带着梦去读,带着内心中平和的喜欢去读。所以,本课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给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深入地、广泛地、自觉地读书,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语文课堂只有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才能找到“真”的栖息地。
(四). 赏析美点,体会风格。
作者汪曾祺“平淡而有味”的散文语言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赏析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通俗中的美,浅淡中的浓,都是孩子们所难以体会的。在本课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我恰如其分地教给学生赏析美点的方法,并明白从哪些角度去赏析,如,遣词造句、句式特点、语言特点、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等几方面去。如孩子们感觉最枯燥的,却越品越有味道的部分“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北市口有个捏面人的。……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乍一读来,感觉索然无趣,可是细读细品时,却真正发现这才是作者语言通俗的最真体现,结合实际生活,孩子们却找到文字与自己联想的切合点,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样的散文离我们如此之近,没有丝毫的做作,这才是生活的真实流淌。再如,“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种薄薄的凄凉。”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中的淡淡的忧伤,“凄凉”一词本来是冷落的意思,而加上“薄薄”,则表达了作者坚元宵即将过去的一种不舍和淡淡的惆怅之情。而课文的总体基调还是明朗的。生活悲苦的人们都可以乐观积极面对,坚忍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这也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
(五). 拓展主旨,思索人生。
引导学生学习散文,就如同一个人、一棵树、一朵花、一泓清泉、是不可随便割裂的一样,万不能将其“碎尸万段”,因此我在本文的“散”与生活的“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并用心地带领着孩子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寻找生活的方向:你所了解的元宵节有什么特色活动。通过本板块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民俗知识?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传统佳节的喜爱,关注自己当地的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同时对本板块的学习做一次梳理与小结。那么在此,揭示文题,总结写法不失为点睛之笔:再读本文的开头结尾,体会其妙处。(开头去用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自然收笔,读起来清新自然,且带着一份淡然的眷恋。)再结合详略部分,你认为汪曾祺的散文带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孩子们凭着感觉,凭着理解,在交流讨论中真正走进了作者的文字: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本篇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其中走马灯部分是详写,细而不乱,而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带过。这样得点突出,中心明确。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文章不仅没有主次,中心也被淡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