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教学五年级《人生的开关》,课堂上呈现了这样的一幕:
老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她(指娘)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
老师提出问题:娘的这句话要告诉“我”什么呢?
学生思考了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娘要告诉我,要规规矩矩做人,不能贪图小便宜。
生2:娘的话话里有话,她要告诉我们诚信是立身之本,这是做人的首要原则。
生3:娘告诉我,一个“贪”字会害了一个人的一辈子,不是你的永远不能拿。
……
听课老师都啧啧称赞,认为学生有很强的理解力、高度的概括力和一定表达力。笔者也十分佩服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但细细思考,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缺了些什么呢?
学生的回答不可谓不精彩,但精彩的背后是是约定俗称的套话,是老师心中期望得到的答案。我们的学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名言式的、哲理式的解读随手拈来、随口而出,但细细思考,这些话都是很满的套话、大话,甚至就是一张随意可贴的“标签”,真正的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却很少听到,“儿童味”明显缺失。
这样的现象俯拾皆是,不足为奇。《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一定会和爸爸说:生态平衡不容破坏,让我们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秘密》学到结束,学生知道了“一个人不能低下高昂的脑袋,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活出精彩的自我。”教学也就算成功了。每学一课,学生最后都会用一句精炼的、类似于哲理式的话来总结、概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套路。
究其原因,我们的课堂是和文本面对面进行教学的,即文本就是文本,教师和学生是冷眼看教材,以“旁观者”的心态来阅读教材,而没有走进文本,沉入文本,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学生和文本中的人物相去甚远,因而课堂上学生关注的不是人物的角色身份,而只是在关注问题的本身。学生只是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在真实地品读文本。回到《人生的开关》的课堂上,学生体会不到娘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农村妇女,她讲不出那么多的大道理,正直的娘只会用最通俗、最朴素的话来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老师换一种问法:听了娘的话后,我这个做儿子的会怎么说,怎么想呢?兴许教学呈现的结果又会是另外一种状态。
让我们的孩子说自己的话——儿童本位的第一要义,那是一种质朴的、天然去雕饰的学习活动,它意味着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儿童个性率真的表露。教学从儿童开始,坚守儿童的立场,始终尊重他们本来的意愿,呵护他们纯真的言语并努力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言语系统,这是教学的核心价值。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追寻儿童本位,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意义,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