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作为综合性学习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原本并不太喜欢这篇文章,一则觉得它是篇略读课文,不怎么上心,二则觉得文字比较平淡,没有什么典型的语言材料可以咀嚼。
后来读着读着,发现文字虽显平淡,但感情却不平淡。作者对怀特森先生前后甚至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和感情,这一切皆因怀特森先生用极为不寻常的设计带给了我们崭新的怀疑主义。“水尝无华,相荡既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何不就从情感冲突入手构筑对话来学习这篇文章呢?这是我最初的设想。
于是,我在这堂课上就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板块:欲扬先抑感受“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转换句式,拓展写话,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学生的感情变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中自然发生的。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三维目标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结构,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可以融入情感这一磁场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在第二版块的学习中,力图想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事实上也是学生们对怀疑主义这一价值观是否真实有效建立的一个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至此,感觉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渐渐清晰起来。
于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对课文的理解也跟作者看待怀特森先生一样经历了一个感情转变。这给我一个启示,当你深深地沉浸在课文的文字中,你总能发现它的可读之处,可教之处,可掘之处。这是研究这一课给我的最大收获。
到现在,我已经有了再上这一课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