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木笛》教学反思之二

[db:作者]  2022-02-21 00:00:00  互联网


  第一次被《木笛》感动,是因为看了《王雷英讲语文》中的《木笛》课堂实录以及贺芬老师写的“那一支醉人的木笛”。感叹王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那份“婉约”——一种于木笛的文风肌肤相亲的味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断弥漫,扩散;感叹于王老师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那种“回环”——他们不断层递地回到起点,每回复一次,情感提升就达到了一个信的水平;感叹于王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那份“情感”——王老师用充满情感的语言不断推动,去从一个阶段到信的阶段地解读人物的形象,学生在情感的漩涡中思考、感悟于感动,在情感的漩涡中沉醉。
  的确,看了王雷英老师的《木笛》课堂实录,那支醉人的木笛就已经静静地在我心底吹响了。翻开五年级课本中的《木笛》,就再次被它吸引了。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而它感人的情怀不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陈词,而是如幽怨的笛声般弥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中国的水墨画般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委婉叙述,怎能不吸引人呢?
  这次,骨干教师申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木笛》,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课备好了。(我的公开课备课从来没有这么迅速过)。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华丽,对于本文重点的段落,如果要理解到一定的深度还是有困难的,在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文的25自然段,语言优美,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多形式的读,多层面的读,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住文中之情。学生在理解课文语句后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读出人物心声。读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孩子们和朱丹一样怀着浓浓的爱国情。
  2、扣住词语,感受笛声
  笛声还是这样的笛声,词语还是这样的词语。学生先找到描写笛声的语句,再细细品读,把句子读薄,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进行体会。通过读透“悲凉凄切、脉管滴血、如泣如诉”这几个词语,从而读懂朱丹的笛声,更读懂了朱丹的内心世界。至此,文本、师生、作者之间的心理交融得到较好的融合。
  3、资料补充,入情入境
  在对话教学时,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朱丹在考场上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能回答是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但是如果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没有了解,那他们是不能真正理解朱丹的这一举动的。于是,课堂上我适时补充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能更快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到朱丹的那一片爱国情。
  4、媒体使用,渲染情境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我选用了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向学生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憾,在心灵上产生与人物的共鸣。而之后木笛曲《江河水》,则更好地渲染了情境,并使语言文字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整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但是因为缺少很细致的预设,在落实过程中就显得很粗糙,不到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学生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缺乏了解,整堂课,我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情感的深层,但是却没能把学生带进那份情感之中。另外,在文本中,有些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如何去把握,我自己也还有没有吃透,怎样做好文本的研读,怎样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问题或具体内容的预设,以此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以后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去把握的。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5/2022-02-22/9952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