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二种教法

[db:作者]  2022-02-27 00:00:00  零零社区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集体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第一场雪。
  师:好,读了课文没有?
  生:(齐)读了。
  师:你们看这个片子(指发给学生人手一份的“课堂练习卡”见附件)第一题就是听写。课文里面的字你们练了没有?
  生:(齐)练了。
  师:我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自己默读浏览,看看哪些字不会写,赶紧记下来,不然等一下听写时不会。会写的就过去,不会写的就练一练,练生字,包括学过的难写的字,容易错的熟字。(学生开始默读练习)
  师:现在可不可以?
  生:(齐)可以了。
  师:好,把书合上,咱们下面进行第一个练习,听写。课文没学就让同学们听写,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已经六年级了。其实到了四五年级以后,每一篇文章的生字,都应该自学,是不是?咱们今天听写和平常听写不一样。不是很简单的我读一个词,你写一个词,今天有多种方法。有的是我说出词来,你直接写,有的是我说一个意思,你想这个意思应该是什么词,你再写上,懂吗?
  生:(齐)懂。
  师:做过这个练习吗?
  生:(齐)做过。
  师:还有,我说一说要表现什么内容,书上是怎么用词的,你想想该用什么词,再写上。还有的,我说一句话,你把这句话缩成一个词组,类似于缩句练习。这样听写需要动脑子,行吗?
  生:(齐)行。
  师:还有,平常我们说“一心不能二用”,这句话是说你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去学。但是你只能一心一用,也不行,还得学会一心二用,一心多用。这叫注意力的分配。能够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到几个注意对象上,这也是一种能力。今天的听写我就要大家练一练。一方面要听,一方面还得想,一方面还得写,一方面还得说。为什么要说呢?在听写过程中我要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来让你说,你们能做到吗?
  生:(齐)能。
  师:说话算话吗?
  生:(齐)算。
  师:别到时候我提问题没人理我。好,谁敢上黑板来写?(指三个自荐的学生上黑板听写,并告诉他们轮次书写的方法)现在开始第一个,不要一入手就写,我只说词的意思,你们要想想。课文上说,胶东半岛上的天气几天之内,变化得非常快,很剧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表现这个变化之快?
  生:骤然。
  师:对了,写“骤然变冷”这四个字。(稍候)第二个词,天气骤然变冷后,刮的风冷得刺骨,他怎么形容这个刺骨的风?
  生:凛冽。
  师:对了。写“寒风凛冽”四个字。(稍候)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给缩成一个词组。注意听:阴沉沉的云,密密层层地布满了天空。缩成一个词。
  生:彤云密布。
  师:彤云密布,不是。我说的是阴沉沉的云,不是彤红彤红的云,是阴沉沉的云布满了天空。
  生:乌云密布。
  师:不是,另一位同学。
  生:铅色的阴云。
  师:是阴云密布,写上阴云密布。刚才有位同学说“彤云密布”,课本上确实有这个词,大家注意,彤云密布的“彤”字单讲怎么讲?
  生:(齐)红色。
  师:咱们在哈尔滨也见过下雪吧?
  生:(齐)见过。
  师:你们谁见过下雪时天上的云是红色的?
  生:(齐)没有。
  师: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既然不可能,他为什么说彤云密布呢?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奇怪吗?谁知道道理?(学生沉默)不知道,就听我说,彤云密布这个词,最早是一位老先生,施耐庵,他写过一本书叫什么名字?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
  师、生:(齐)《水浒传》。
  师:《水浒传》里有一个英雄,他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谁?
  生:林冲。
  师:绰号叫……
  生:豹子头。
  师:好,大家对水浒故事都很熟,林冲后来受到高俅的迫害,把他发配到沧州看守草料场,还继续迫害他。有一天他扛着他的枪,枪上挑一个酒葫芦,到镇里去干什么?
  生:买酒。
  师:在路上就下起了雪。作者是这么说的:“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这是施耐庵先生第一次用“彤云密布”这四个字来形容下雪时候的乌云。打这次后“彤云密布”这四个字就渐渐固定下来了。有些先人用过的词固定下来就变成什么了?
  生:成语。
  师:对,中国的成语有很多就这么来的,固定下来就成为成语了。这个成语“彤云密布”专门来形容下雪时候的云。“彤”字的本意在这个成语里已经消失了。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我造一个句子。“天上彤云密布,不久暴风雨来了”行吗?
  生:(有说可以,有说不可以)
  师:谁说可以?
  生:因为彤字在彤云密布里的意思已经简化了,他已经不是红色的意思了。可以形容云很多。而且乌压压的。
  师:所以就下起了暴雨。
  生:可以说是。
  师:谁不同意他的意见?
  生:您刚说彤云密布专指下雪的云,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是暴风雨来了。
  师:(指刚才发言说可以的学生)听明白了没有,刚才我说的意思你没明白,这次大家听明白了吧?好,我们写下一行。费了半天脑子,这回直接写吧,“雪花飘落”。(稍候)下个词又要让你们费脑子了。课文上说“冬天的山村,到了夜晚……”怎么样呢?大家说。
  生:万籁俱寂。
  师:谁会讲“籁”是什么?
  生:“籁”原来是一种带孔的箫,现在泛指声音。
  师:你先坐。说得差不多。籁就是多孔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风一吹就发出“呜……”的声音。后来根据这个原理,古代人发明了一种上面有好多孔的乐器,用手捂着,一吹发出不同的声音。万籁俱寂就是:好多的,所有的声音都怎么样了呢?
  生:安静下来了。
  师:都安静下来了,一点声音都没有,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了,再写一个“山村夜晚”。这写的是雪下在什么地方啊?
  生:山村。
  师:对,胶东半岛的一个山村。下在什么时间呢?
  生:夜晚。
  师:主要是晚上,山村夜晚。写完没有?
  生:写完了。
  师:第三行。写“万里江山”谁知道什么叫“江山”?别看这两个字简单,你不一定能讲好。
  生:应该是中国。
  师:中国?你是哪国人?我是江山人?(众笑)
  师:什么是江山?别的同学。
  生:可能就指胶东半岛这块地。
  师:胶东半岛这块地?那我们哈尔滨啊、东北三省啊就不是江山了?解放军手握钢枪,守卫着万里江山,那就是光守胶东半岛,不管你们哈尔滨了?(众笑)
  生:是国土的意思。
  师:对了,好,“万里江山”写了没有?
  生:写了。
  师:下雪以后一看,到处都像是用白粉装饰过的,好像用玉石堆砌起来那么漂亮,这个词知道吗?
  生:知道。
  师:(小声的)知道就悄悄写,不知道的就等着。(稍待)什么词呢?
  生:粉妆玉砌。
  师:好,都知道了,还想不想写?
  生:想。
  师:这次再缩减一句话,成一个词组,表现一个情景:房屋上、树上、到处都是积雪,风一吹,都纷纷扬扬地飞起来了。你缩减成四个字形容这个景况,各个地方的积雪,风一吹都飞起来了。
  生:纷纷扬扬。
  师:什么东西纷纷扬扬?
  生:雪花。
  师:怎么说,雪花纷扬?我说的是积在各处的雪(生插话“积雪飞扬”)对,积雪飞扬。写完没有?好,再写“预兆丰年”。谁知道“预兆”是什么意思?这可不好讲,知道吗?是哪个预字?
  生;预示的预。
  师:预习功课的预,那么今天讲课你们什么时候预习的?
  生:昨天。
  师:那就是比今天要怎么样呢?
  生:提前、早。
  师:提前做的事就叫预什么什么,提前温习、提前自学功课那叫预习。发生事情之前产生的一些迹象,产生的一些苗头,那就叫什么?
  生:预兆。
  师:“丰年”。今年下雪,什么时候这个丰年才来呢?
  生:明年。
  师:明年的丰年在今年的一场雪中就看出来一些迹象,看出了好兆头,这叫预兆。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我这儿本来好好的,忽然打了两个喷嚏,那我下午会怎么样呢……感冒是不是?
  生:是。
  师:我这个喷嚏就是要感冒的什么?
  生:预兆。
  师: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再接着写“及时瑞雪”四个字。什么叫及时啊?
  生:非常快。
  师:你六十公尺跑多少秒?
  生:不知道。
  生:(另一学生)及时就是时间合适。
  师:(指刚才说快的学生)他说“及时”就是非常快。他跑得非常快,说他跑得“很及时”行吗?(众笑)那个同学说“来的时间非常合适”,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对了,天气旱啊,人们又热,土地又干,庄稼都旱死了,希望有场雨快来吧,嗨!真的来了,这雨叫什么?
  生:及时雨。
  师:对,刚才说的《水浒传》里有个宋江他绰号叫什么?
  生:及时雨。
  师:对,是形容他,哪里百姓有困难,哪家有苦难的事,需要帮忙的,他就伸出了援助的手,人们都美称他什么?(师生齐)及时雨。大家学得很不错,瑞雪的“瑞”是什么意思?
  生:瑞雪的“瑞”是吉祥的意思。
  师:那“吉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吉利。
  师:吉利是什么意思?(众笑)
  师:刚才后面的同学悄悄地说:“问傻了”。挺有意思啊,我们平常老说,看电视也明白,那个还珠格格回来了,“小桌子”“小凳子”就喊:“格格吉祥!”(同时做动作)你们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听懂了,但真要问你,什么是吉祥,你还真说不出来。好,你说。
  生:吉祥的意思是好。
  师:好,那你学习好不好?你的学习很吉祥?(众大笑)什么意思呢?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能给人带来福份、福气。你说。
  生:好兆头。
  师:对,能给人带来好兆头的,这就叫什么?
  生:吉祥。
  师:好了,那么“瑞雪兆丰年”这不是一个迷信的成语,因为它有什么?
  生:科学根据。
  师:那就写这四个字“科学根据”。
  (教师请三位在黑板上听写的同学回座位)此时黑板上听写的布局如下:
  骤然变冷寒风凛冽阴云密布
  雪花飘落万籁俱寂山村夜晚
  万里江山粉妆玉砌积雪飞扬
  预兆丰年及时瑞雪科学根据
  师:好,大家看黑板,看这三位同学写得有没有错。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指板书左栏四个词语)骤然变冷、雪花飘落、万里江山、预兆丰年,对不对?
  生:对。
  师:注意看,这个“骤”字容易写错,(指板书)在底下中间这一笔,它是一个什么笔画?
  生:一竖。
  师:对,一竖。只要你稍微带点勾,它就错了。(指中栏第二个同学的板书读)寒风凛冽、万籁俱寂、粉妆玉砌、及时瑞雪。对不对?
  生:对
  师:“凛冽”两字都带两点水。凡是带两点水的字一般都跟什么有关系?
  生:冷。
  师:(指右栏第三位同学的板书并读)阴云密布、山村夜晚、积雪纷扬……我说的是什么?
  生:飞扬。
  师:(在板书上改“纷”为“飞”字)科学根据,对不对?
  生:对。
  师:好,写得不错,我不知道大家对课文的概括能力怎么样,你能不能用很简单的一两句话说一下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这课主要讲了雪前、雪中、雪后的美丽景色。
  师:没了?
  生:还有雪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师:那是作者的什么?
  生:(议论)那是作者的感想。
  师:感想也行,联想也行,按他这么说,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生:四段。
  师:第一段?
  生:雪前。
  师:第二段?
  生:雪中。
  师:第三段?
  生:雪后。
  师:还有呢?
  生:联想。
  师:有没有别的说法,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更简单。课文讲的什么?
  生:课文写了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的情景和作者的联想。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要这么说,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生:两段。
  师:为了学习方便,我们按四段来学。我很感谢刚才在黑板上写字的同学,他们已经把四个段落的主要内容都写上了,第一段(指板书第一横行)天气骤然变冷,刮起了凛冽的寒风,天上阴云密布,一场雪就要怎么样?
  生:下来了。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生:雪前。(师在学生听写的板书第一横行前写“雪前”)
  师:(指板书第二横行)第二段:雪花开始飘落,到了夜晚,万籁俱寂,什么时间?夜晚,什么地点?山村,山村夜晚。这场雪下起来了,这是什么?
  生:雪中。(师在学生听写的板书第二横行前写“雪中”)
  师:第二天一看,万里江山,粉妆玉砌,太美了,再加上飘起来的积雪,好不好看?
  生:好看。
  师:这是什么?
  生:雪后。
  师:(在学生板书第三横行前写“雪后”)雪后的景色非常美丽。作者想了,啊,这场雪可不错,能够预兆丰年,所以大家都说它是及时瑞雪。这些都是有科学根据的,这些都是什么?
  生:联想。
  师:(在板书第四横行前写“联想”)这是作者的联想。这四段里面,你们最喜欢哪段?
  生:雪后、雪中。
  师:都喜欢这两段吗?
  生:是。
  师:那咱们就先学这两段好吗?
  生:好!
  师:打开课文,看第二段,我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第二段写的是下雪的过程,你要写一篇文章,要写一个过程,一般以什么为顺序?
  生:可以按时间顺序吧。
  师:对,按时间顺序。你们先从这一段中找一句话,这句话一找到,那么这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就都明白了。看你能不能找到关键的那一句话。它好像分水岭,找到它一看就明白,有几个时段了,这就是读书的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
  生:(朗读)黄昏时分……
  师:(打断)不对,再找。
  生:(朗读)前些天……
  师:(打断)不对。
  生:(朗读)昨天一清早……
  师:(打断)不对。
  生:(朗读)入冬以来……
  师:(打断)不对。
  生:(朗读)大雪整整下……
  师:(打断)非常遗憾,另一位同学。
  生:(朗读)开始,还伴着……
  师:(打断)还是不对。
  生:(朗读)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万籁俱寂。

                  下一页  [1][2][3][4]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6/2022-03-01/11607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