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一: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是哪些人吗?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板书:设计者、铸造者、装运者、赠送者)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某一角色,你将怎样勇敢地承担,圆满地完成国家交给你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联合国和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先想一想,上述这些角色该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引导凭借课文和以往积累,明晰角色任务:设计者的设计过程,赠送者的现场发言,介绍者的现场介绍……)
师:看来,能成为这些角色是很光荣的,但要做好这些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又很不容易,如果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你们,把任务交给了你们,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我一定无比激动:祖国你放心吧,无论吃多少的苦,我也要完成任务。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分明感受到你们的热血在沸腾,心潮在激荡,祖国人民在盼望你们,老师相信,祖国人民相信,你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下面,请大家选好角色后,以细心阅读课文为前提,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向人民作出响亮的回答吧!
(生:神情激动,全心投入,师巡回行间及时指导)
分析:
为形成探究情境,激活学生身心,激发探究需要,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和内涵后,巧妙地引出“设计者、铸造者”等诸多鲜活角色,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从礼品设计到介绍的广阔空间,又以“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你们,把任务交给了你们,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呢”加以诱发,这样,就不仅为学生现实生活的参与提供了实验园,而且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展示提供了情感场,从而变语言的学习为情境的参与,变语言的阅读为精神的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真诚的爱,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参与情境活动,去探究课文,感受岂能不深?
片断二:
师:同学们,看了你们紧张准备,老师真是激动,看到设计者的设计方案,赠送者的现场祝语,介绍者的具体介绍……老师真是喜在眉头笑在心。这是一件大事,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因此,我建议以角色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方案,再做好介绍的准备。在此基础上,选派代表登台介绍。
(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分析: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培养合作精神。案例中,当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角色对课文进行了深入探究后,教者及时分角色引导交流,让他们在成果的展示中思维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成果的完善,从而借助集体的力量对精神成果进行再加工,这就给了学生全员参与和全员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在精神活动的参与中得到言语能力和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
片断三:
师:下面请各组代表上台亮相。
生:我是“介绍者”的代表,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能荣幸地到联合国向前来参加赠送仪式的各位来宾介绍“世纪宝鼎”,心里的高兴和自豪真是无法形容。我设计了这样的介绍词:各位来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看,展现在你们眼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礼品,她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世纪宝鼎”。为什么以鼎作为礼品呢?告诉你们,鼎在中国古代……(相关内容略)。“世纪宝鼎”高0.5米……
(介绍样子略)为什么这样设计呢?……(相关内容略)为什么叫“世纪宝鼎”呢?……(相关内容略)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呢?……(相关内容略)我相信,“世纪宝鼎”将带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对新世纪的美好祝愿,在这里永远留存!谢谢大家!(设
计者、赠送者等介绍的内容略)
师:同学们,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你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祖国人民争了光,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你是一名旅美华侨,亲自参加了“世纪宝鼎”的赠送仪式,你心情怎样?能说说吗?
生:我作为一个华侨代表,有幸参加了“世纪宝鼎”的赠送仪式。在仪式上,当看到眼前的“世纪宝鼎”,听到祖国代表在赠送仪式上的祝语和对“世纪宝鼎”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祖国母亲和蔼的笑脸,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亲切的声音,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其他学生的发言略)
分析:
创设情境,就在于为学生精神生活提供基础,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情境,以促进语言形象和语言情感的深入感悟。在《世纪宝鼎》中,语言的情境仅仅是语言对“世纪宝鼎”样子的描述,当“设计者”“介绍者”等一个个角色展现于学生面前时,教者让学生自由选择,定准角色,揣摩行动。而要当好角色,必须以情境参与为背景,以课文语言为依据。这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探究,而这正是教者的潜心之笔。请看,“设计者”对礼品的精心选择和造型的精心设计,“赠送者”对语言的精心考虑和情感的准确表达,“介绍者”对样子的有序介绍和内涵的逐步显化,“参观者”对内心的真实表白和情感真实流露,都以课文语言文字的探究为依据。虽然各种角色的成果展示中,都对课文语言文字进行了较多的引用,但这种引用,决不是简单的移植,更不是机械的套用,而是融入了精神活动后的自由选择和自由组合,在他们对语言的新的组合中,原有的课文语言已经转换成了他们的言语作品,变成了语言和精神同构的心灵成果。
【理论阐释】
《世纪宝鼎》主要介绍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含义,它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语言。对这样一篇说明文,怎样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感悟,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们知道,海面的波浪,源于海风的推动,海浪的高低,源于海风的大小。如果把心灵比作大海,精神则是心灵之海中的水,精神活动变化如同起伏的海浪。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让课文情境和情感,作者的情感和情思,课堂情境和情趣,去撞击学生心灵,从而激起学生精神生活,增强他们情感体验,使他们心灵的大海掀起大浪,使他们心灵的潮水自由奔涌,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得到言语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人生的启迪。
案例中,正是通过教材动化,活言活化,形成了具体形象、真切自然的情境,从而激起了他们的精神活动,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参与,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