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描写的是刘伯承元帅,青年时代参加蔡锷领导的“讨袁护国起义”,右眼负伤后,临危不乱,冷静去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痛接受72刀,以自己的钢铁般意志赢得德国医生的敬佩,被称为“军神”。
〔结构分析〕
本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全文共二十六个自然段,根据“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部分(第十三自然段~第十六自然段),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第十七自然段、第十八自然段),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
第四部分(第十九自然段~第二十六自然段),手术后,刘伯承笑谈刀数,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
〔语意理解〕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
课文开头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配角———沃克医生。从“端坐”、“神情孤傲”、“冷冷地”词语上可以看出沃克医生是个孤僻、高傲的人,为烘托主人公刘伯承打下了伏笔。
“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太婆似的喋喋不休!’”
“沃克怔住了。他伸手制止了闻声赶来的护士,双目火辣辣地盯着对方。”
“良久,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突然对护士吩咐:‘准备手术。’”
这是写沃克医生第一次“怔住”。刘伯承针锋相对的回答使沃克医生出乎意料,“怔住”了,态度发生了变化,由“孤傲”变得“柔和”,从侧面衬托出刘伯承从容镇静的军人性格和品质的震慑力。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了,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死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这是写沃克医生第二次“怔住”。“怔住”的原因是刘伯承怕伤及大脑坚持手术时不用麻药。动手术不用麻药,这得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此时的沃克医生再次受到震动,由“目光柔和”到“竟有点口吃”,从侧面衬托出刘伯承是一个有理性而又坚强的军人。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时可以哼叫。’”
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沃克医生很紧张,很关心刘伯承,侧面衬托出刘伯承的钢铁意志使沃克医生受到感动。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通过对手术中刘伯承的动作描写,使读者体会到刘伯承正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按德意志的观点,你堪称军神!’”
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这是沃克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三个称呼是逐个递进的关系,沃克医生的赞美之达到了极至,看出他对青年军人的由衷的钦佩。“会说话的钢板”指刘伯承有钢铁般的意志。“堪称军神”就是“能称得上军神”,是非凡的军人,与文题相照应。
〔写作特点〕
1.课文遵循“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采用正写侧出的方法,形成对比,紧紧扣住题目,多角度展现了刘伯承刚毅果敢的“军神”形象。如“术后”部分,军医的担心惊诧、失声惊呼、无比钦佩与刘伯承微笑应答、笑谈刀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刘伯承具有的超常地、杰出地、神奇地压倒剧痛的超凡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烘托到了极至。
2.没有过多的叙述与渲染,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和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到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也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双线格内的11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3个字。
〔教学难、重点〕
重点: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难点: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课前将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有关书面材料(故事)张贴在教室里,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刘伯承元帅的纪录片、电影、电视片。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一、读书指导。
(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沃克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化为主线,以“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为问题情境,通过自主阅读、自主讨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元帅人格魅力的熏陶下,情感得以升华。
1.揭示课题,简介激趣。
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⑵出示元帅生前的照片,简介元帅的生平。也可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语文七色光”中“知识窗”的材料。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⑵简单交流读后感受。
3.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⑴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按德意志的观点,你堪称军神!”)
⑵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当时的感情。
⑶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问题预设: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⑷引导自主解疑,从课文中找答案。
4.汇报交流,解读“军神”内涵。
⑴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研读成果。
①求治时,抓住描写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②手术前,抓住刘伯承与沃克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进行体会。
③手术中,抓住刘伯承与沃克的表现,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有条件的,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中“手术台上”的片断。通过所见、所闻、所想,设身处地去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剧烈疼痛,去体会做手术时沃克心情如何紧张等。再反复朗读第十七、十八自然段,从文字中再现画面。
④手术后,抓住“72刀”,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⑵出示重点句,引读。(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⑶教师小结,升华感情,再读重点段。
5.角色朗读,回归整体。
本文特点是对话内容比较多,分角色朗读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感情,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二)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读为主线,以听、说、疑、议、想、写为学习重点,读懂重点内容,感受军神钢铁般的意志,悟出文中之情,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1.以图激趣,粗读感知。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完成填空:
课文记叙了()在()时()的事。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粗读完成填空后直奔重点,请学生自由朗读写刘伯承的段落,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
3.质疑探究,突破难点。
在学生读了写沃克医生的语段后,请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沃克的神态、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中,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然后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教师予以点拨。
4.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这篇课文主要以刘伯承与沃克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次对话分角色练习朗读。在评议中,调动起听、辩、评等多种实践方式,主动去感受发现,以评促读。
5.撰写碑文,提升情感。
当学生受到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感染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军神》这个故事发生在1916年重庆的临江门外,90年后,如果当地的人民想在那儿立一座碑来纪念刘伯承元帅,你会在碑上写点什么?学生通过将真情实感付诸文字,情感将会获得升华。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可让学生找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或四字成语,以增加积累的“主题性”。
2.在课文中找出意思和“说”相同或相近的词,说说这样用词有什么好处。
三、识字写字。
“针”“换”“摘”“烂”“珠”“观”“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前六个字是左窄右宽的字,“敬”是左右相等。另外要注意:“摘”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火”“又”作偏旁时末笔变点。
四、练习。
1.猜字谜(在本课生字表中)。
⑴又见或再次相见。(观)⑵天广地大,节日见它。(庆)
2.看拼音,在方格里写汉字。
⑴zhēn实打珠
⑵jìng子尊安
3.小练笔。
以《表扬》或《批评》为题,写一个小片断,尝试运用神态描写或对话描写。也可以将课文续写:“沃克友好地伸出了双手”后,沃克会说些什么?刘伯承又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写出一段话,用上对话描写。
资料
〔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留学苏联。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市长。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
1916年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中,刘伯承率领的川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幸被子弹打伤了右眼,负了重伤,后在一家外国教会医院接受秘密治疗。手术后医生翘起大拇指对旁边的人说:“真不愧为英雄!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外科医生,还遇见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他真有你们中国古代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气概!”
[2016-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