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一篇相对宏观高度的文章,再到同样为拓展文章的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故乡的河》,我采取了不同的教法。同样从题开始,引导孩子抓住了“河”、“故乡”,把握住作者的感情主调,对故乡的河、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其后与《黄》对比,作者的写作角度的思考,孩子说到了童年往事的回忆,小理了文章,将文章提纲呈现于板书之中,然后,便着重引领孩子说自己故乡的河。
先引导孩子拓宽故乡河的,可以说的有近在眼前的乐从英雄河,佛山、广东的珠江或是自己老家的家乡河,乃至一些名不见经传房前屋后流过的小河小溪小池,或是自己亲眼所见的长江黄河。
其后,与《故乡的河》紧密相连,引领孩子与景抓特点,如《故》中说发大水时的“浊流滚过、轰然漂过”以及不发大水时的“清可见底”;另外还有写景时可以写河本身,也可以写河周围与河相衬相映之景,以及地点变换或时间变换相结合时的景色、写景与事夹映生辉,传达出自己对河的感情。
如此,针对教本特点,与之相结合,进行孩子写作训练,从结构到语言,帮助孩子进行梳理和运用的指导,便不会单调,流于说教。学了课文,同时也得到习作启发。对于此类拓展类的文章的学习来说,是一个学习点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