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
(一)吟唱古诗,乐府入诗
(课前教师播放音乐《十五从军征》,之后,同学吟唱古诗《长歌行》)
师:同学们,知道你们刚刚唱的古诗题目是什么吗?它属于哪一类诗歌?
生:《长歌行》,属于汉乐府诗。
师:你知道什么叫乐府诗歌吗?
生:将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搜集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来自民间的不知道作者的乐府诗歌。(板书:课题《十五从军征》)
(二)初读会诗,渐读渐透
1、读通诗文
生:读题
师:这是一首乐府叙事诗,想知道讲述了一个个怎样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诗歌。(课件出示整首诗)
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生:诵诗
师:有些字词总是比较拗口,比较陌生。(出示课件“柏、冢、狗窦、雉、舂谷、羹饭、贻”加拼音),指名读。
师:扫清了字词关,哪位同学再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只要是读得通顺了,我们就给予热烈的掌声,如果读出了诗歌的韵律,掌声就久一些!)
2、读懂诗意
师:即然是一首叙事诗,哪位同学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得不全,比较含糊也不要紧)
师:不错,你有一定古诗文的学习能力了!(随机多问几生:在理解上你遇到了什么障碍?)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助手,或许能帮你不少忙!(教师出示课件:部分难理解字词的意思!)
生:对照自学,适当做好批注,然后同桌之间说说文章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指名回答
师:老兵八十岁回到家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把这些说清楚!
生:指名回答(说得更具体)
3、读出诗韵
师:听完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悲哀、忧郁、凄婉……
师:那你觉得该如何才能把这首诗歌读好呢?
生:试读(评价)
师:教师范读一、二句,诗歌都有一定节奏韵律,你觉得这首诗在哪注意停顿好呢?
生:诗歌每句第二字与第三字之间。再读!(评价)
师:音乐的渲染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辅助我们朗读,老师这里正好收集了一首,忧愁型的曲子,或许对你们的朗读有帮助。哪位同学来挑战!
生:配乐诵读(评价)
师:从这些诵读中你听出了什么?你又懂了什么?
生:随机交流。
(三)深入研读,意境升华
1、老兵的似悲似喜,悲喜交加
(若学生在随机交流的时候能说到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相关联处最妙,顺势导)
师:听完这些朗读,哪一句诗直接写了这位老兵哪一年参军,什么时候回来的?
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你会怎么读这两句诗。(课件出示诗句)
生:个别自由诵读
师:为什么这样读(或读懂了什么)?(从军65年之久)
师:(接学生话茬)你怎么知道他从军65年之久?
生:“十五、八十”两个数字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老兵在这漫长的六十五年经历过什么?
生1、沙场征战无数……
生2、与死插肩而过……
生3、血流成河,从漫山尸野中爬将起来……
师:这些经历,在许多的诗人的笔下都有体现,你知道哪些诗歌有类似的描写?
生1:“表请回军掩尘土,莫教兵士哭龙荒。”
生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3:“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师:老兵见过浴血疆场,见过堆堆白骨,见过血流成河,见过生离死别,见过腐尸成山……对于这样一个日日沙场,夜夜枕戈,乡音久绝的老兵来说,他最渴望的又是什么呢?
生:归家(大字板书:归家)
师:诗句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他日思夜想着的家?
生:“始”(教师课件凸显“始”字)
生:读出那份盼望
师:是呀!他一年盼着一年,一月盼着一月,在这65年期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泪水早已流干。可是他能回家看一看吗?
生:不能
师:战事频繁,士兵少得可怜的时候,连七岁小孩都有被征从军的,像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士兵朝廷能容许他回家吗?哀兮悲兮!有家却不能归。(板书:有家却不能归)
师:这都是谁造成的?
生:该死的战争!这不公平的兵役制度!朝廷的腐败无能!
2、体会现实的残酷,彻底绝望起来
{1}师:“如今八十岁了,战场上再也用不着我了,我终于可以回家了。”碰到乡里人他是怎么问的?
生:“家中有阿谁?”
师:他心情会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生1:一丝淡淡的喜悦。(读)
生2、一丝担忧(读)
生3、一丝害怕(读)
师:然而不管怎样,他终归还是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乡。他充满了期望,满怀着兴奋。他最期望得到的回答是什么?
生:遥看是君家,炊烟袅袅处……(如何引导学生出此经典?)
{2}师:可是乡里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师:当老兵听到这消息时,他还有那紧存的一闪即逝的喜悦吗?
生:没有了,他此时限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4}师: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映入老兵眼帘的是什么景象?
生:“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师:(出示课件:图片,并配上四句诗。)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凄凉、荒芜、杂草丛生、了无人烟……(学生说到时,要求读出这份凄凉、荒芜、了无人烟……)
师:这还是家吗?
生:明明是一乱坟岗,哪里是家呀!
师:原来的家呢?原来的家已然变成了——
生:“松柏冢累累”
{5}师: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里,我的家没有了遮风避雨的屋子,没有了嬉戏玩耍的院子,算得了什么呢?我不是还有我的家人吗?他抱着一丝希望——依旧在“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废墟里——
生齐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师:饭熟了,他却怎么了?
生:不知贻阿谁……
师:他本想送给谁吃?
生:阿爸
师:我们来改读这四句,把“不知贻阿谁”改为“我要贻阿妈”,读。
师:然而,阿妈来了吗?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反复问答式读)
师:我的兄弟,我的爹妈呢?这位孤零零的老兵回想起少年时候的那些个事呀!泪水湿透了眼眶。他想起了少时的什么?
生:自由联想。
师:课件出示: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0)?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他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生填空:“曾经是……而今却是……”)
师:老兵孤零零的站着,没有了居所,没有了亲人,他哪里还有“家”呀!“归时却无家”(板书:归时却无家)
师:尽管他饱经风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征战杀场,与死神几经碰面的老兵也按捺不住自己,他流下了晶莹的泪水——
生: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多指几人读)
师:他“看”什么?
生1:看到了儿时的快乐。
生2:看到自己的渺茫而凄惨的未来!
生3:……
师:是呀,苦苦征战六十五年的战士呀,最后落个连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都不曾有的结局,八十始得归,朝廷是真让他回家吗?哪儿有家?那分明就是黑暗社会为他挖掘的“冢”呀!(板书:把“家”字两点去掉,换到下面变“冢”字)(课件:“冢”字,音乐)
生:读全文
(四)再次升华,延伸主题
师:这老兵流的泪水仅仅就是他个人悲残一生的眼泪吗?
师:老兵流的泪其实就是生活在这种黑社会下所有百姓共同的泪滴。
师:是呀!(出示课件资料:汉代社会,经过初年短暂的休养生息以后,经济获得了恢复和发展,武帝时达到了昌盛时期。但是,这种经济繁荣对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统治阶级凭借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穷兵黩武,对外长期进行战争,国内又大兴土木,人民受到的奴役和剥削都是很残酷的。武帝晚年,社会上就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景象。直到东汉末年,这期间人民暴动、起义在许多地方不时发生,彼伏此起,统治阶级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大肆征集兵员,延长服役时间。连年的战祸,带来的是家破人亡,土地荒芜。)
师:据有人统计,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只有392年是和平的,若把五千年看成一天的话,24小时中只有1小时是和平的!自古以来,征战不断,给多少无辜的人们带来伤痛,可恶的战争,让我们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板书: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