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一位老师的对话:
问:《长江之歌》这一课,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答:唱歌和品味。
问:品味什么呢?这首诗留给读者的空间似乎少了点。
答:本来没有要求你做出花来。
问:描写长江的文还是挺多的,可不可以就一问题,搜集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古诗、现代诗、散文等,以体会不同的语体的风格?
答:有何必要?你能不教吗?
问:那这首诗有教的必要吗?
答:难道就不能够简单地简洁地完成这个任务,而将精力放到真正的语文教学上来——值得深教的才需要深教。文本(及教材组合方式)根本没有,却东拉西扯强为之,美其名曰深度,思想,这是荒谬的,这是强为深度;一方面,是文本明明存在着,但因为目光狭隘,看不到,就拒绝本真的理解,美其名曰简单语文。
问者是“我”,答者是另一位老师,首先对这位老师表示感谢。
可是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思考诚实地写出来,即使是谬误。
我的思考:
一.选文单元组成。翻开语文教材,它的文本是由大量的选文组成。这些选文由各出版社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邀请了专家编选而成。排列教材的方法,一般有四种:一、按文体来分类;二、以问题为主纲;三、用程度做标准;四、依时代而逆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小学语文教材以问题为主纲,是最适宜的。以文体分类,过于注重形式,未免落入分析窠臼;若以程度为准,语文这门学科确有难度;若以时代逆溯,就现在的小学语文文本,白话文居多,且涉及文史知识的又甚少,实没有必要。所以,从内容入手,以问题为主纲是最适宜的。苏教版教材的单元组成形式用这样一种方式。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几篇课文就是以描写祖国山河为主题的单元。
二.选哪些文。围绕一个问题,可选的文章很多,为什么选这一篇而不选那一篇。我个人认为要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一、情感。选文的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联系起来的,以彰显学生的性情之真,激扬学生性情之正。这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文本应该有一种主动的姿态走向学生,让学生喜欢她;另一方面,从情动而辞发的角度说,文本内涵的情感因素,聪明的教师可以此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的高效。二、形式。语文是学生用来学语言的。文本尽可能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示范。事实上,越是经典的文章,所内涵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生长点也就越多。三、思想。语言就是思,思的丰富、思的深邃,语言则丰富、则深邃。选文应该是那些有思想含量的,能启迪学生智慧的文字。这三个方面要综合起来考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大量选用了儿童文学作品,如故事类的,儿童散文,儿童诗,儿童小说等,即使说明文也是描写性的说明文,写科学知识的也是科学性的小品文,这些便是从学生情感的角度出发的。从语言形式上,苏教版教材选了许多名著中的作品,比如选用了《史记》、《水浒转》、《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选了许多作家的经典作品,如郑振铎的《燕子》、冰心的《只拣儿童多行处》、老舍的《草原》等等。但是有许多作品,选入课文时进行了修改,较之原文,的确失去了许多味道,实不足取。而在思想含量上,有许多文章的确值得商榷。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文包诗,文把诗的理解直接呈现,有这些弊端:学生对诗的理解,不用文也可以达到,直接的呈现,看似帮助了理解,但只是就结果而言,而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实没有好处;文缺乏历史的考证,有些只是编写者的想象,从为学生示范而言,有失于真实、严谨;文把对诗的感悟精确化,有悖于诗的阅读策略。对诗的朗读,重读者的感悟,重意境,文实在有煞风景之嫌疑。文包诗的文的思想含量,如此就不用说了,还有一些文章思想含量也的确值得商榷。比如,第九册的《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这讲环保的知识童话,是一个简单的复式童话。记得当时有一位老师在教研课上反复和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懂得这些环保知识。在研讨的时候我问,这些要你上课花时间吗?你不讲,你们班的每个学生都懂。一个老师反问我,那你说这一课教什么?我说,我没有教,就让学生读了,然后仿写了一个知识童话。显然,这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没有思的挑战性的。
三.教师有没有选文的权利。我们来看十二册的《长江之歌》这首诗,较之于十一册《我爱你啊,祖国》的解读,看下面一段文字:语言精练,对仗工整,结构精巧,巧妙运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抒情状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从时空两个角度,塑造了长江(祖国)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出了长江(祖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朴实无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与(祖国)无尽的赞美和热爱。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后一首诗的教学的确有老调重唱之感。《长江之歌》留给教者的新空间在哪里呢?于是我想,长江,中国的第一大河流,肯定有很多的文人墨客歌颂过她,找不同文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长江美丽伟大。
教师有没有选文的权利呢?我为了什么而教?我必须的义务是什么?要完成的是课程标准所指向的阶段任务,我最高宗旨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可以和学生进行一个关于长江的专题性学习。一、阅读:关于长江主题的现代诗、散文、说明文;二、习作与研究性学习:关于长江的调查报告;三、成果展示:小报。这样把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如果我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喜欢语文吗?更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吗?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吗?答案是不用置疑的。事实上,一线的教师更理解当下的儿童,更容易知道哪些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请多给一线教师一点信任,一点信心,给教师选文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