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承载匠心的感叹号

[db:作者]  2022-02-11 00:00:00  互联网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故事套故事的方式,写了一个少年用寓言成功劝谏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吴王不听大臣们劝他“放弃攻打楚国”的建议,且十分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结果,在少年的劝说下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反映的不是少年的勇敢,而是少年的智慧。
  本文首尾呼应,这种呼应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还体现在感叹号上(“谁再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这些感叹号表达了吴王态度的巨大变化)。
  感叹号在全文一共出现了五处,这五处感叹号承载着作者的匠心。
  第一处:“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这里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这个感叹号又流露着怎样的情感或情绪呢?一是决心大。一定攻打楚国,且志在必得。二是很威严。君主无戏言。吴王的决策就是圣旨,不可更改。可是一些大臣竟然反对,说出与吴王相反的看法,如若有人再挑战皇权,只有处死。三是十分生气。大臣们不是尽力想办法如何去攻打楚国,反而尽力劝说要取消攻打楚国这个念头。吴王当然很生气。
  此时,侍奉吴王的少年能直接劝说吗?既不能,也不行。吴王正在气头上,又那样固执,说了一定毫无效果。吴王还很有可能会处死少年,给大臣以警示。因为,吴王已有言在先,且皇威不可挑战。但从国家利益来讲,又不能不劝谏。这就是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大智慧。于是,少年就想出了办法:适时给吴王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使吴王主动改变决策。
  第二处:“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能不能直接对吴王说“吴王,你不要攻打楚国,我给你讲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呢?显然不行。此时的吴王根本听不进任何意图十分明显的劝谏。于是,少年要寻找机会,在看似无意中实现有意劝谏的目的。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少年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地点。王宫花园,很容易能见到吴王。花园里有树木,既可以打鸟,又会有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介意。”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能否找到机会讲寓言故事劝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如果第三天还遇不到吴王,他会一直转下去,直到目的达成为止。所以,第4自然段开头这样写“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个“终于”写出了少年的“苦等”心理,也写出了少年内心的高兴(机会终于来了)之情。
  而吴王的好奇与关爱(“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为讲寓言故事且吴王感兴趣地听故事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个感叹号所流露出的关爱语气,少年是听在耳里,高兴在心里的,但此时时机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急于讲早已准备好的寓言故事,得以“打鸟”为题顺势引导。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用的是句号,而没有用感叹号。按理说,少年见吴王“上当”了,是十分高兴的,但这种高兴必须藏于内心,不能溢于言表,否则,吴王在这个时候发现少年的心计,劝谏就会前功尽弃。
  第三处:“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吴王的态度已由“关爱”到“来了兴趣”到“夸奖”了。少年讲故事的过程,被吴王打断了。吴王能有机会打断,也说明了少年讲故事的语气是平缓的,是不激动的。少年在让吴王感到所讲的故事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不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也正因为是亲眼所见,故事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少年在讲故事时,内心一定是激动的和高兴的。但第9自然段,没有用一个感叹号,这就巧妙地反映了少年的智慧。我们必须看到:在平实的文字后面所表达的正是少年的智慧。
  吴王已经完全走入少年预设的计划里了。他已急切地问:“那黄雀要捉螳螂吗?”于是,讲述寓言故事中最重要的内容,时机已完全成熟。
  第四处:“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既然,时机已完全成熟,那么,少年的讲述语气一定会发生明显变化,也有必要发生变化。这既是顺应吴王“夸奖说”与“急切问”的语气,也是强化寓言故事主旨的需要。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已加上了语气助词“呢”。前文所写的少年话语中,一个语气助词也没有,这反映了少年内心是有些紧张与担心的。而到了这个阶段,一切都在计划与预料之中,所以自然就有了与情景相符的语气助词。这既强化了所描述的现象,也强化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言下之意是:“黄雀啊,你可不要得意,你也正处在我的攻击之中,你也是十分危险的。”但这里仍然没有用感叹号,因为,少年所要特别强调的是下面的一句话——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里同样用了语气助词“呢”,道理和上文所分析的一样。但不同之处在于,这句话用了感叹号。这是本文少年的话语中所用的唯一的感叹号。这是为什么呢?又包含着哪些情感或情绪呢?
  正如上文所说,这句话最为重要,需要强化。同时还因为,这是在最恰当的时机表达了最想表达的内容,少年的内心感受可以完全释放了。少年的内心是高兴的、兴奋的、激动的、自豪的(他已感到自己完成了大臣们想完成但没有完成的任务,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拯救了国家)。
  第五处:“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是连声说的,一连用了两个“对”和三个感叹号,而且用了“太有道理”。吴王被这个故事打动了。吴王的内心是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也是感激的。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吴王由先前的固执到现在的完全觉醒,起关键作用的是少年,是少年的智慧,其次才是寓言故事本身。试想,如果大臣们在朝廷之上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劝谏会成功吗?不会,故事缺少相应的情境,吴王又在气头上,根本无心听。如果少年刻意找吴王讲这个寓言故事,同样不行。一个侍从,且又是少年,竟然“干涉朝政”,肯定不行。少年的智慧还反映在,他只讲故事,没有将故事与吴国的处境进行清晰明了的对比,这同样是智慧。若讲了,岂不看轻了吴王的智商。讲了,就是画蛇添足。


  【教学预设】
  按照文本细读所得,笔者预设了如下教学思路(以感叹号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一、首尾呼应,品情绪变化
   1.听后复述。
     教师口述课文第1自然段中“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之后,让学生复述。(这句话十分重要,它是少年劝谏的主要目的。大臣们劝谏失败了,而少年却成功了。)
   2.弄清吴王对大臣们劝谏的态度,引导理解“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中感叹号的丰富内涵。
   3.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中的感叹号,体会吴王的态度变化。
  二、研读文本,悟少年智慧
  (一)找出文中还有哪些语句用了感叹号。
  (二)导学吴王情绪变化的两处感叹号。
    1.出示: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2.说说这个感叹号包含的情感,以及少年听到这句话后的内心想法。
    3.为什么要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理解少年为什么选择在王宫花园,以及少年是怎么做的。
    4.练读第4—8自然段。之后,老师与学生分角度朗读。老师在读少年的话时,有意加快速度,读出急切的语气,并组织讨论能否这样读(理解不能这样“急切”朗读的原因)。
    5.自由读9—11自然段,然后联系插图试着讲一讲。(出示插图)
    (1)找出在讲述这个寓言故事时,哪些关键词语不能少。为复述做准备。
    (2)学生复述。师生评价。
    (3)体会吴王态度的变化。(由“好奇→夸奖→急切问”)
  (三)感受少年话语中感叹号的丰富内涵。
    1.体会“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句话中感叹号的内涵。
    2.为什么少年的话语中其他地方不用感叹号?
  (四)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默读全文,看看少年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细节中。
     组织讨论。之后,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链接古文,明寓言之道
   1.交待《螳螂捕蝉》寓言出处。
    《螳螂捕蝉》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这本书是专供帝王阅读的书籍,主要目的用于劝谏。《螳螂捕蝉》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朗读小古文,并说说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这个故事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故事也是成语,其意思是: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6/2022-02-11/4965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