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db:作者]  2022-02-11 00:00:00  零零社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
    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
    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
    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
  3、小结(出示小结)
  4、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
    谁来赞人物?谁来赞植物?谁来赞器物?
  三、剪纸喻理。
   1、过渡: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剪纸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分几层呢?
   2、学生分层。(追问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是具体写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写熟能生巧的道理)
   3、通过什么事例写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学生试着说一说。
   5、这个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关系呢?
   6、课文为什么要着重刻画我的“调皮蛋”、“刁蛮”、“耍赖”呢?
   7、过渡:同学们到这里作者觉得还不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还加了一段。
    (1)(出示)
    (2)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这告诉我们是一年四季总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告诉我们姥姥一天到晚总剪。
    (3)我们也和姥姥一起来剪纸。(分角色朗读)
    (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一天到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就是姥姥透过剪纸告诉我的一个朴实的道理。
    (5)小结:作者通过一个具体事例的描写,概括描写,充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剪纸传情。
  (一)分层。
    1、在我童年的那段难忘时光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和姥姥之间的美好回忆,在我心头回荡。根据刚才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分层的方法,请你试着来分层。
    2、交流分层。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三部分都是在写剪纸,请同学们把写剪纸的部分划出来。
      边划边思考:姥姥的剪纸剪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剪这个内容?
    2、学生读书思考。
    3、(出示三部分剪纸内容)
     1)(出示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剪的是牛驮兔的剪纸、牛和兔啃食青草的剪纸。
       表达姥姥什么样的感情呢?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疼爱之情)
     2)(出示在我上学前):剪了那么多牛兔主题的剪纸,没有具体写哪一张。表达了姥姥什么样的情呢?(对孙子的呵护之情)
     3)(出示在我上学后):“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来想象这幅画面。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句子。姥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这幅剪纸的呢?
      这里姥姥借着剪纸来表达什么样的情呢?(期待、思念)
      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期待、牛兔情)
    4、在这三部分中,哪些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嚷、缠、忆)
      这三个字分别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我”对姥姥剪纸的喜爱,请同学们再找找课文中的哪一个字能传神地概括这三个词儿,集中表现出姥姥剪纸对“我”的吸引力。(拴)前面三在词都说明了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
    5、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
     (姥姥的剪纸拴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我”一生,让我的生活,让我的心境与梦境永远有声有色。)
    6、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对家乡、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牵挂。)
    7、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三部分内容,姥姥都在剪牛、兔主题的剪纸。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牛、兔主题的剪纸,再来细细地读一读,感受这头老牛的形象。
     (出示: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8、你感受到什么样的亲情呢?
     (姥姥任劳任怨、勤劳善良,对我的关爱、期待、思念、牵挂)
    9、作者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10、作者的心境与梦境为什么会变得有声有色起来了呢?
     (作者有感于姥姥对自己的一份爱,感受到这份恩情,作者的感恩之心会陪伴他一生。)
    11、让我们饱含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部分。(音乐起)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被这份浓浓的爱所打动,被感动了。之所以还历历在目,是因为作者独巨匠心地用剪纸把这份情串联起来了。
    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然而,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还是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感动得甚至要流泪了。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6/2022-02-11/4988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