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石灰吟》教学设计之四

[db:作者]  2022-02-11 00:00:00  零零社区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教师板书:石灰吟。朗读课题。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比如;有吟诵、赞美之意;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
   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听录音朗读古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
   3、指名读。老师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1能读下来;2、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教师及时的评价:(1)读下来了,而且还超越了老师的要求,谢谢你打响了头跑;(2)符合要求,恭喜过关;(3)他试图在寻找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4、教师范读。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教师评价:有板有眼;已经不是在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
   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2、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3、组织交流,教师提升: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吗?(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的心,掏出了肚;)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的石灰正处于怎样的状态?(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理解“若等闲”——你能替烈火中的石灰发出一句呐喊吗?(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
       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4、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5、引导朗读:这次我们读书的要求提高了,要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
   6、指名朗读,教师相机评价——敬佩之情早已在你的朗读中流溢了出来;
     石灰听了你的朗读,一定会感谢你的!
  四、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
   1、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理解为石灰,也许它并不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能留传至今,它还写了什么?
   2、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隐的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28字,猜测一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大胆猜,只要有理由,有根据。只有你不敢的,没有老师不能承受的?
   3、周围合作,大胆猜测于谦会是个怎样的人?
   4、组织交流:
    (1)一定遭遇过挫折与打击;
    (2)一定是个打不倒,压不垮的人;
    (3)一定是个为人正派的人;
    (4)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5)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的人
   5、于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出示材料: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中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也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50万人马全军覆没,明帝英宗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扶英宗之弟为景帝,并亲自督战五昼夜打败了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也得以归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生正气。
   6、刚才发言的同学,你从这段资料中,找到了印证了吗?
   7、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人格的印证与际遇的预兆。
   8、赞颂石灰,体会诗人的无限情怀
    1.一诵――少年抒怀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学生交流,如:于谦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学生诵读)——教师评价:好一个志存高远的于谦;听了你的朗读,彼时的于谦一定会和你成为好友。
    2.二诵――为官感悟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一定会感慨万千。他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学生交流,如:嗨,我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为国为民,总算无愧于自己年少时的誓言。)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学生诵读)——你的朗读道出了于谦的心声,真是于谦的知音。
    3.三诵――临刑陈词
     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试想,戴着脚镣走上刑场的于谦,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会怎样吟诵这首少年的诗作——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于谦最后的深情呐喊;铮铮铁骨,浩气长存,这是于谦一生秉性的再次体现。
    4.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评价他:“有巍巍定难之功,有侃侃立朝之节,有孜孜及民之惠,有徼徼律贪之洁。”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石灰吟》,就是学习他的崇高精神。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
  五、总结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6/2022-02-11/5202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