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师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课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互联网  2020-04-27 00:00:00  互联网

一、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散文,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调描绘了紫藤萝的外形特征,并回忆起十年前的藤萝花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由此解开了缠绕心头的由于手足情、生死谜带来的忧虑与悲伤。因此,文章的内涵极为丰富。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限制,语文教学过程经常成为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只能以线性的定向的方式运作,使思维狭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又使课堂变得琐碎冗长。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就采用设计“主问题”的形式,在全文中设置一个能一线串珠地贯起全文内容的值得学生深层探究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一问题的提出将会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的设计,既可以减少无谓、无效、甚至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带动课文的整体阅读,更重要的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形成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在分析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把琅琅的读书声还给课堂,“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朗读不仅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更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之中,可以达到准确的传情和悟情。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充分明确文章的种种美,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读文体,明确文章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过程

 

1.导语: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有雍容华贵的牡丹,有傲然挺立于寒霜之中的蜡梅,有飘香于幽谷的君子兰,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女作家宗璞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紫藤萝?

 

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旁若无人的朗读课文,教师巡回于课堂中,解决学生碰到的字词方面的拦路虎。3分钟后,朗读声消失,举手者寥寥无几,师启发学生可与同桌讨论一下,再给予学生3分钟。

 

生(1):作者之所以喜欢紫藤萝,是因为它的色彩太美了,你看书上P175行“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P16也有一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这么美的色彩,作者怎么会不喜欢,连我也都喜欢这一片深深浅浅的紫色了。

 

师:紫色是非常优雅的色彩,它使老师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还有同学要发言吗?

 

生:(2)作者之所以喜爱藤萝花,是花开得很茂盛,你看“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开得这样茂盛,肯定是富有生机的,因此作者喜欢。正因为作者喜欢,她才用生动的比喻、拟人把花写得这么可爱

 

师:贾文昊同学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交代得很清楚,那你能把作者喜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吗?

 

师:读得怎么样?哪位同学评价一下?

 

生(3):音响亮,感情还不够投入。

 

师:你能试一下吗?(众生笑)

 

生(3):很投入地朗读,读完后全班同学鼓掌。

 

朗读之后,全班齐读这几句话,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生(4):这紫藤萝花还很有情趣,你看它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朵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多可爱啊。

 

师:真是独具慧眼,那么作者用“逃逗”一词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把花比作笑容?

 

生(5):“挑逗”一般形容孩子,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形容紫滕萝花,既写出它的动态美,又富有情趣。把花比作笑容,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又很可爱。

 

师:写藤萝花的盛开,作者不仅把它比作笑容,还比作什么?

 

生(5):比作张满了的帆。

 

师:分析得很不错,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五位同学的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表明作者喜爱花的一大原因是

 

生齐说:在于花的外形之美。

 

师:有没有同学想到的内容不只是花的外形之美呢?

 

生(6):我知道作者喜爱花的原因还在于藤萝花带走了压在她心上的焦虑与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生(7)叫起来:什么是生死谜,手足情?

 

师问生(6):你知道吗?

 

生(6):手足情指的是兄弟骨肉之情,《三国演义》中刘备就说过“兄弟如手足”,生死谜就是有关对活着和死去的疑问。

 

生(8):生死谜,手足情指作者写这篇文章之时,她最喜欢的弟弟得病死去,她为此非常伤心,但看到紫藤萝这样茂盛,这样富有生机,这种悲伤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看到这盛开的藤萝花,又想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那时的花是枯萎的,但十年之后却焕发了生机,由此她想到人和花一样,都会遇到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于是豁然开朗。

 

师:“豁然开朗”用得很妙,请大家在书上找到这句话,齐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生(9):我认为作者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幸,但要把不幸变为幸运,要化悲痛为力量,咬紧牙关,挺过去。

 

生(10):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要垂头丧气,一蹶不振,而应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生(11):要有信念,相信明天会好起来的。

 

师:讲得很好,这句话跟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示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师生齐读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语句,再次感受它蕴含的人生哲理。

 

师:作者的不幸只是失去了至亲的弟弟吗?

 

生:不是,她还经历了十年动乱。

 

师:何以见得?

 

生(12):(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是从《新学案》上看到的,十多年前就是指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知识分子被打倒了,社会一片黑暗。

 

3.改文成诗

 

生作惊讶之状,师以微笑作鼓励,第三小组同学完成朗读任务之后,全班同学拿起笔,准备改写。

 

生(15):藤萝花开紫瀑布,赏花思花又忆花。

 

芳香扑鼻精神爽,焦虑悲痛脑后抛。

 

生(16):远看藤萝遍地紫,近看藤萝不见枝。香味四溢无穷尽,乐在其中不知疲。

 

宛如一条小船,在生命的长河中飘荡。

 

生(18):不由得,我停住了脚步。那藤萝,像一条瀑布。不见发端,不见终极。那紫,那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与阳光挑逗。散发着芬芳……

 

生读完之后,全班鼓掌。

 

师:老师为我们班同学的智慧与创造力所折服。看来我们班真是诗人辈出啊。

 

4.说说我所爱的花

 

师:宗璞钟情于藤萝花,对它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我们同学在生活中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生(19):我喜欢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喜欢它不畏霜雪的特点。

 

生(20):我喜欢桃花,都说面如桃花,桃花那么美,所以我爱它。(众生笑)

 

生(21):我喜欢杜鹃花,它虽然普通,但花开时那么热烈,那么红,让我喜欢。

 

生(22):我也喜欢梅花,因为它意志坚强。如果人有这么坚强地意志,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师:老师相信你也会像梅花一样具备顽强的毅力。

 

生(23):我喜欢昙花,虽然它一开就谢,但开时的香味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师:犹如流星,刹那间划过天际,但瞬间便是永恒,是吗?

 

生(24):我喜欢莲花,不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吗?我就喜欢它不受环境影响。

 

师:这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名句,确实,能做到近墨者而不黑,是难能可贵的。

 

四、教后评价与反思

 

本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利于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问题的设计,答题范围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如针对第一环节的问题设计,语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从花的外形着眼进行回答,而底蕴深厚,思维深刻的同学就可以从由花得到的感悟之深展开描述,可见,虽是一个看似平凡的问题,却暗含着分层教育的效果,可引领多数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行思考;第三个环节的设计更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这与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唱主角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本堂课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他们的回答,尽管有些还不很成熟,但只要自圆其说,又有一定的道理的,教师总是予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提倡答案因多彩而精彩,使得学生在思考、回答时丝毫不受各种干扰,大胆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大胆提问,同时也使自己的个性特点得到很好的发挥。

 

但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仍然存在以下失误:

 

1.朗读不够到位,尽管在教学设计时念念不忘要把“琅琅的读书声还于课堂”,但在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以及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限制,朗读并未达到教学设想中的在“反复吟咏中达到准确的传情与悟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情境之中”的理想境界,同时语言品味还不够深入。

 

2.宗璞的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把笔端触及自己的情感及人生,还从藤萝花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华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一角度,鼓励人们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之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本堂课对文章的这一内涵没有丝毫提及,可见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使学生就这方面内容深入探究下去。



http://www.00-edu.com/jaoan/yuwen/7/2020-04-27/2385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