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我接受了一个任务:在市新课程研讨活动中上一上《风筝》。受命以来,正如诸葛先生夙夜忧叹。想起去年上这课时学生提出的成堆问题,想起先生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想起这是公开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我的头大了。但是,不管怎样,课总得上。
前一段时间,在教研室唐红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正在进行语文精读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研讨活动。我想,还是先决定教学内容吧。《风筝》被安排在亲情单元,导读提示中的“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是学生比较容易感知的,我以为这不是我们教师要着力的主题。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评说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人的最爱。鲁迅先生以他那博大雄浑的文化气度及其所开创的一代文学精神,在创作意识、精神气质、文化观念以及包括语言在内的审美表现形式上,给中国当代作家以无穷的滋养和灵魂的启迪。有人说“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人,也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有人说“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是中国的光荣,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我认为作为中国人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应该读读鲁迅,尤其是中学生。反思和批判精神,在先生的所有作品中一以贯之,是先生民族魂的精髓。选自《野草》的《风筝》同样也突显先生的反思和批判。但是《风筝》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同学们对其的了解还停留在最粗浅的认识(什么字何处人什么家什么家的)上。没有对先生的更多了解,单凭《风筝》的文本,同学们难以读出先生最为彻底的对国民性的批判,一个课时学生也难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冲击,那么就领着学生读先生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精神吧。
教学内容确定后,在与三中、二中部分语文老师及唐红辉老师探讨之后,我设计了“学词语,读心情”、“忆往事,感心情”、“知心情,敬精神”三个环节,通过解读《风筝》的语言,让学生发现文字背后的鲁迅。无论是在自己学校还是在二中、缙云实验中学上课,完课后我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读出先生的自省,但读得很勉强,很费劲。领着学生读,其实还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解读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复出现,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无从表达,学生的自我评判无以依托。这样的课堂可能精致,这样的课堂可能流畅,这样的课堂可能完整,可是这样的课堂不会有活力。我反思,可是我还是不知道《风筝》该怎样上,特别是上公开课。又想到上公开课怎一个“烦”字了得!
再过几天,读到钱理群教授一番话:“读鲁迅,是需要灵魂的‘相遇'的。他不是可以推到相当的距离外,作纯客观的‘研究’的对象,让你支解分离的;他要进入你的内心,要你也进入他的内心,彼此纠成一团,发生灵魂的共振。否则你永远接近不了他,永远也读不懂他。”于是更加惶惑,我们教师自己读懂鲁迅了吗?我们该怎样给学生讲鲁迅呢?
唯一庆幸的是,因为我这点由头,遂昌初中语文教学的天空“风筝”翻飞,异彩纷呈,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