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来和老师们一起研究《风筝》,总算再一次领教了鲁迅。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鲁迅的文章该怎么教,怎么将老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堂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该怎样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呢?
记得以前上先生的文章,只是把教参上的解读一股脑儿搬给学生,懂当然是不懂的,记住便好,考试的时候背上去便了,可现在这样教不行了。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话中得以实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对话中得以发挥,文本作为阅读的客体对象意义在对话中得以建构。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理念让阅读教学回归到了阅读活动的本源,让我们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对这样的“对话——探究——生成”式课堂还真心向往之,平时听课我就爱关注课堂上师生对话的展开过程,就像看球赛时关注队员们的传球过程一样。所以听课时,在我眼中,教室里仿佛总有一只球在师生手中不停的传,我关注师生间的发球、接球、扣球,我以为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才是师生共成长的学堂。
要让这种对话顺利展开,我们都知道“蹲下身子”的故事,诚然“蹲下身子”是一种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教学态度——表现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但我今天要说的是仅有“蹲下身子”的态度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高超的传球技能,手(口)上功夫不过硬,即便“蹲下身子”,课堂也难以成为学生使用语言、提升语言的训练场,你依然走不进学生的心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也就不可能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无法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话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只能停留在观念层面上,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源泉。都说教师是靠“嘴巴”吃饭的,这没错,但同样还是靠“嘴巴”吃饭,这“宣讲”的功夫和“对话”的功夫应该是不一样的吧。
久未上课了,深感“宣讲”已无用武之地,提升自己的“对话”水平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