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基础知识
(1)关于“题解与”“骈文”知识介绍(一般性了解即可)
《与朱元思书》也可称《与宋元思书》(版本流传原因),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骄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富复杂,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2)关于“吴均”其人介绍
吴均(469-52)我国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
吴均也是著名的诗人,下面补充欣赏一首吴均写的小诗: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景出。
读这样清丽的“小诗”,如读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一般。读《与朱元思书》,也正象读一幅大幅的中国水墨山水画。
(3)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易写错的字词:
缥(pi?o)碧急湍(tu?n)轩邈(mi?o)冷冷(líng)
鸢(yu?n)飞戾(lì)天窥(ku?)蔽(bì)
(4)朗读指导与示范
本文语言如诗,特别适宜朗读、背诵。本文骈散交错,骈句可二二间隔:如“风烟/俱静”;散句则根据文意断句:如“自/富阳至相庐/一百许里”,“鸢飞戾天/者”,“蝉/则千转/不穷”。
(5)让学生跟录音或教师一起放声朗读若干遍,给足时间让学生背下课文(教师可鼓励学生背得快、背得好,举行比赛背书等形式)。
2.内容理解
本文的内容浅显易懂,不必有意讲解,学生在读、背过程结合课文注释即能理解。本文是写景美文,也不必让学生翻译句子,学生背下这些写景美句即可。
3.形式把握
本文的形式、结构简单、明晰,可引导学生简单分析:
本章第一段,总写从桐庐至富阳一带富春江两岸的奇山异水。
文章第二段,描写从桐庐至富阳一百许里的富春江的“水”之“清”之“急”。
文章第三段,详写从相庐至高阳一带高春江两岸的“山”之“奇”,并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想。
4.语言揣摩
《与朱元思书》最经典处在于,作者描写景物生动,形象,作者把富春江两岸如诗如画的美景准确描摩出来了;文章的语言极精炼、有韵味。可以通过对本文语言的揣摩,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本文语言有以下特点:
①用词准确。如“急湍”、“猛浪”中的“急、猛”把水流的快速和水浪的奔腾情状准确表现出来了。“泉水激石”中的“激”,写出了水冲击石头的情状,又使语句具有音韵美。再如“寒树”,一个“寒”字,写出了树因高大、茂密而使树色显得暗,进而让人感到寒意,一个简单的“寒”字,却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作者用词之“精”,令人赞叹。
②描写有声有色,动静相衬,如文章第三段,作者描写了山势高峻,树木茂密,偏静静的山中,却传出水声、鸟鸣声、猿叫声、以“动”来衬山之静。
③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有表现力。
比喻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拟人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对偶句: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文章中对偶句比比皆是。
5.应该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强、语文好的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立的、有创意的问题。
①本文结构是先描写“异水”后描写“奇山”,但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的总领句中,却是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否应改成“异水奇山,天下独绝”更合适?
②文章第三段中作者抒发自己感想的两个句子是否移至结尾更妥当?
这两个问题见仁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