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美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返回 打印

小故事也能成就大史诗

[db:作者]  2019-01-21 00:00:00  互联网

由著名编剧莫雪峰、李保铨编写,著名导演刘桐生执导的革命历史体裁影片《奔袭桐柏》近日即将杀青。作为18大的献礼片,这部汇集了国内出色制作班底和诸多青年实力派演员倾力加盟的红色影片势必将会成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其中即将出任巴厘岛旅游形象大使的翟文斌和典范旗下的王俊彭分别饰演梁鼎巨、郭栓子。这两张青春的面孔即将演绎红色经典,着实让观众眼前一亮。

 

     这部电影以解放时期为历史背景,细致的讲述了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后,在后勤补给严重跟不上的情况下,从人民群众当中涌现出了一支“乞丐部队”,由这个部队战士所组成了“运钱敢死队”在桐柏山区艰苦运动,用鲜活的生命奋勇护送钱粮给刘邓大军。国民党得知这一情况后,采取恶劣措施,步步紧逼,这支“乞丐部队”中的郭栓子与梁鼎巨、武义等人奋勇当前,采取一切行动与敌人斗智斗勇,经过千难万阻最终把钱粮送到了大别山。

 

     今年以来,河南省桐柏县依托革命老区县,在挖掘红色文化方面倾注了相当大的心血,电视剧《桐柏英雄》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当中,而电影《奔袭桐柏》即将杀青,标志着桐柏县在大力发扬地域红色文化方面跨出了空前的一步。红色影视作为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创作的影视作品,对充分烘托地域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国初期,这片红色的沃土曾经诞生了红色经典影片《小花》,凭借这部片子也将这个山区小县推向了全国,而《小花》的诞生和流行另一方面也给新中国的电影产业开了一个好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不可磨灭的社会影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影视文化的特别需求,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眼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多元文化的日益渗透,观众对待红色影视的态度和体验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多数观众更加趋于成熟化、实际化、理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是怎样的影视题材,都难以逃脱观众欣赏习惯的考验。相当一部分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而这个标准也不再是唯政治是从、非此即彼了,它甚至可以是二元和多元的。还有就是在年轻一代身上,我们所不愿以看到的对政治的冷漠、对政治宣传的逆反等诸多实际现象越来越突出地显露了出来。

 

于是,我们需要一批甚至一大批经典的历史题材的作品来武装我们的思想,将一批主旋律的红色电影逐渐向普通观众靠拢,而故事情节就应该走近观众,让镜像和台词更加容易让受众感觉亲切。电影《奔袭桐柏》的拍摄,首先在定位上占据了一个新的制高点,那就是立足实地,用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地名、鲜活的故事、鲜活的方言凝聚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镜头。作为一个苏区县,桐柏人敢于大胆创新尝试,无疑给以后的文化宣传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给影视产业还是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革命老区桐柏县拥有着宝贵的红色文化积淀,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最主要的资源,红色历史需要能源、需要能力,更需要能量。在这片洒下无数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桐柏英雄留下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足迹,成为激励、振兴国家的精神资源。电影《奔袭桐柏》的创作者能够深入实地考察,用身心去感受环境,理解人物,用真诚和真情讲述着真理,杜绝闭门造车、翻拍老电影、用别人的生活代替自己的感受等当下影视产业发展的奇怪现象。《奔袭桐柏》的成功制作指明了红色电影的发展之路,原创是根本,剧本是魂魄,内容才是王道,只有以史实为坚强的支点,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电影《奔袭桐柏》讲述的只是一个“乞丐部队”克服艰难困苦,为刘邓大军送钱粮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实质上就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出的一朵红色的小花,我们无需要太多刻意的粉饰,拿出鲜活的影像才是最实际的答卷。一个红色革命故事到底怎样才能过渡到红色革命史诗?其实并不是只要把一个红色革命故事讲好了,就能成功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呼吁一种真实,无论是针对故事,还是针对人物。哪怕再小的故事,只要用心去讲述,都可以成为一部史诗。

 


 


 



http://www.00-edu.com/meiwen/2/2019-01-21/3314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