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地躺在床上,拨通家里的电话,透过那长长的空间,我似乎已看到妈妈满脸洋溢的微笑,和她接电话时的姿态。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听到那满怀关切的语气,我的心有些歉意。妈妈每星期都会等我的电话。没什么大事,报个平安。有时因为工作忙或玩累了,会忘了那方牵挂的人,妹妹或哥哥就会把电话打过来。
从我选择了远嫁的那天,我就成了妈妈永远的牵挂。几乎每年她都会来住几天,不是来享福,是让我享清闲呢。她来了,什么都包了,还一个劲找活,想一口气把所有的活替我干了。拆被子,织毛衣,擦玻璃,收拾衣柜……而我很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其实细想一下,作为女儿,我又为她尽过哪些孝心?
想起今年的暑假,刚一放假,妈妈就问我什么时候回。想着回去后的种种不适应,加上女儿还要学习,我一拖再拖,后来到8月份才动身。回来时,还把行程提前了几天。人的忘性最大了。结婚后的自家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所以回家后就有了种种不适应。没有卫生间,不能洗澡,还用生火,睡不惯土炕……其实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生活20多年,如今我竟忘了?
回忆起,每年过年回家,妈妈都会把我最喜欢的吃的大豆,剥了皮,满满的炸上两盆。大豆得用水泡上一两天才能剥,就那也不好剥。每晚忙完家里的杂事,妈妈就让爸爸和她一起干。在寒冬里,双手泡在凉水。又挤又剥,每次做完后,手泡的白白的,指甲钻心地疼。
冬日的清晨,蜷缩在被窝里。屋外的风飕飕的。尽管隔着厚厚的窗帘和双层玻璃,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刺骨。屋外传来扫把与地面磨檫的声音,妈妈要在我们起床之前把积雪扫开。隆冬时节,塞北的大同是何等的寒冷!‘嘎吱’门被迅速地打开,又被迅速地合上。随之听到妈妈的叮嘱:快盖好,今天很冷,得多穿衣服,哪也别去……从我身边走过,妈妈带过一股寒意。她的脸红红的,双手捧着满满一簸箕炭。紧接着是掏炉灰的的声音,划火柴的声音,放木棒的声音,乌黑的炭入炉的声音。很快火苗窜动起来,噼里啪啦的欢叫着,屋内的温度迅速提升。我不好意思再赖在被窝里。给身旁的女儿掖好被角,我准备穿衣。妈妈大声呵斥到:“起了干啥,快睡下,好容易睡个懒觉,天还早的呢!”盯着墙上的挂钟,时针已走在7前了。透过门上的玻璃,可以感受到正在爬升的红日。我再次躺下。
这样的日子重复着。在家里住了10多日,我竟没为妈妈早起过一回。没让她在冬日里感受过一回这温馨。 一家人欢聚的时刻,妈妈会把我为她买的新衣穿上,那微笑是何等满足。有时会把几年里的衣服翻出,嘴里说着,这都是我买的,邻居如何羡慕她。 我的脸上也会有美滋滋的微笑。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孝心。现在想想, 孩子的微不足道地付出,她就那么轻易地满足了。
昨日里,看了一则小故事,讲的也是母爱。我的心被点化了,心中决定:今年的寒假再回家时,一定要为妈妈点燃冬日的炉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