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就在这天,我接到少年时的一个伙伴从远方打来的拜年电话。电话里,伙伴亲切地问候我的饮食起居,最后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点的红灯笼吗?一句话,让我的情思之舟沿着往事的漫漫长河,驶向当年在故乡过年的情景……小时候,一到冬天,我所在的林区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院子里竖起一根灯笼杆,上面绑有一束松树枝,孩子们称之为“树”。这棵“树”大致有三种用途:一是当做玩具。在上面安装一只木制的小飞机,飞机的前面是一个桨叶一样的风轮,机尾栓有一束布条,作用在于借助风力,使飞机时刻保持逆风的状态,我们称之为风车。每逢刮风天,风车就会急速旋转,并发出阵阵悦耳的响声。二是挂鸟笼。冬季的时候,山上的苏雀常常飞临居民区觅食,就在树上挂一只插有谷穗的大滚笼,每个滚笼装有8—16个滚,里面再放一只喜欢叫的苏雀,俗称“油子”。每当鸟群飞过天空的时候,游子就会叫声不绝,听见叫声苏雀就会成群的落在滚笼上,一踏上“滚”,滚就会翻动,鸟就掉进笼子,这样就可以捕捉到许多苏雀。苏雀类似麻雀,只不过头顶多一束红羽毛,有的胸脯也是红的,很好看。第三个用途就是挂灯笼。每到除夕之夜,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点一盏灯笼,用绳子将灯笼吊上去,灯高下亮。一来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也为孩子们燃放鞭炮、刺花、嬉戏提供照明;二是希望红灯笼为新的一年带来幸福吉祥。那时候没有现在流行的红纱灯,这种红纱灯常见于机关、工厂等单位的大门两旁。自己加点的灯笼都很简单,多是用木条钉成一个四方形,然后糊上红纸,里面点上蜡烛。假如家里有人在工厂工作会些手艺,就会用铁丝焊一个五角星形状甚至是荷花、金鱼等形状甚至更漂亮的。
俗话说“木匠的儿子早识斧凿”。我有个姨爷是木匠,姨爷的儿子我叫表叔。小表叔那时也就在读高中,受姨爷影响,表叔很早就掌握了一定的木工技术,加之心灵手巧,常常能创造出玩具大小的木质汽车、坦克等模型,而且能装上废弃的钟表机器,那模型的车轮、履带居然能转动,很是精巧。有一年过春节,他就做了一盏类似宫灯般的灯笼,灯笼的四角还配上金黄色的灯穗,刷上乌红色的油漆,非常精美。灯芯上画上《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画像。点上蜡烛,画像就会不停地旋转起来,如同一个小电影,引得大家赞叹不已,表叔告诉我这叫“走马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我的记忆里最精彩的当属1977年春节除夕夜小镇的灯笼。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正义的力量粉碎,历经十年浩劫的祖国终于走出了灾难的泥沼,山河为之欢呼雀跃,人民为之欣喜若狂,除夕,夜幕还未降临父亲早早就让我们在庭院悬挂一盏大红灯笼,以庆祝饱受磨难的民族重获新生。仅此不算,父亲还让我们在大门上贴上这样一副春联:
红灯高悬庆妖孽覆灭;春联耀眼迎民族振兴。
说来也巧,就在春节前几天,我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读到一首散文诗,名字就叫《红灯颂》。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春节期间门前挂起一盏红灯,这红灯光芒四射,柔和而又宁静,照亮了门楣,照亮了院庭,这红灯是一年团结胜利的象征。”在单位举行的联欢会上,有个活动叫“击鼓传花”,“花”落到谁身上谁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当我被点“中”时,我灵机一动,全文背诵了这首散文诗,顿时博得大家同声喝彩,因而获得重奖:一条毛巾。
大年三十,我和四个要好的伙伴约好,除夕夜出去欣赏林城的夜景。当午夜的钟声刚刚敲响,我们吃完饺子,就相继走出家门聚集一起,然后沿着林业局门前的大道走向松花江畔,做环城游。午夜十分,凛冽的寒风夹着细碎的雪花吹在脸上如刀割针扎,但大家兴致勃勃,毫无倦意,尽情欣赏林城小镇那如诗如画的璀璨灯火。因为欢庆胜利,人们用无限激情和智慧轧制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家家户户的院落都高悬一盏红灯笼:有荷花灯、金鱼灯、连珠灯、西瓜灯,不一而足,异彩纷呈,我们尽情地领略着这溢霞流彩的美好夜景,心里涌起阵阵热浪,在我的眼里,被盏盏灯火点缀的夜幕,幻化成一篇最优美动人的华章。我们从中读出人民对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果断决策的深情赞美,对新好生活的绚丽憧憬,对祖国光辉未来的热切期待。当我们伴随声声阵阵悦耳的鞭炮声回到家时,一轮火红的旭日正在东方冉冉升起,尽管我们的帽檐上已经挂满厚厚的霜花,但大家的心头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喜悦和快慰。
为纪念这个难忘的夜晚,我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除夕之夜环城行,小镇灯火耀眼红。
城狐社鼠今覆灭,神舟扬帆万里程。
自1981年初我来到省城工作,转眼间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期间虽然回故乡的机会不少,但遗憾的是没有在家乡过春节,所以也无缘再欣赏那如诗如画的夜景。眼下春节在即我想除夕夜家乡的父老们一定还会悬挂一盏红灯笼的,以此来抒发赞美幸福生活的炽热心声,祝福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啊!难忘故乡的红灯笼!